青年艺术家金一诺个展《璞椟》圆满收官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艺术家金一诺个展《璞椟》圆满收官

2025-10-14 14:3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月24日傍晚,青年艺术家金一诺的个人艺术展《璞椟》在上海诺雅集画廊正式落下帷幕。据展厅统计,为期18天的展览累计接待观众超1000人次,其间举办的主题沙龙活动吸引众多观众参与。这场以“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为探索核心的展览,通过油画、影像、装置等多媒介叙事,让观众记住了这位善于从日常物象中提炼哲思的年轻创作者。

自8月7日启幕以来,《璞椟》始终保持高关注度。展览构建了由10幅油画、1部影像、1组装置构成的“叙事矩阵”,以“璞”与“椟”的辩证关系为线索,引导观众在媒介切换中触摸创作逻辑——在油画《谶》系列中,创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红楼梦》中汲取灵感,四幅作品成为观众拍照打卡的热门场景;影像作品《通过仪式》虽全程无旁白,但其超现实主义叙事却引发观众驻足反复观看,形成独特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全场最具互动性的装置《ETA Unknown, Hrs Unknown, KM Unknown》堪称“观众共创”的典范。该作品通过机械装置与观众的互动完成“补完”过程,正如金一诺在闭幕沙龙中所言:“人类无法完整表达真实所想,他人也难以全然接收个体表达,但相似经历的共鸣会催生新的故事。我们既是聆听者也是讲述者,而我的创作正是通过油画与装置,让观众看见这种永恒的对话。”

策展人高尔声在复盘时特别指出,《璞椟》的热度源于其对“内外关系”这一时代命题的精准捕捉。“金一诺没有使用晦涩的艺术符号,她笔下的鸟、搭建的梯子,都是生活里的寻常物象,却将‘形与质’的哲学思考藏匿其中。观众能轻松走进艺术,又带着思考离开——这正是当代艺术应有的公共性。”

展览的圆满收官,更坚定了诺雅集扶持青年创作者的决心。负责人表示:“比数据更珍贵的,是展厅里那些不设门槛的讨论:有人探讨装置中‘梯子’的象征意义,有人争论《红楼梦》情节与画作的关联。这种鲜活的艺术共鸣,正是年轻艺术家赋予当代社会的独特力量。”

落幕当日,仍有观众专程赶来。有人在油画前长久驻足,有人最后凝视《通过仪式》的影像装置。金一诺在展厅门口为观众送行时,手中紧握的留言本上写满观众疑问:“这不是结束,这些疑问将是我下一次创作的起点。”这场以“璞玉”喻本质、以“玉椟”喻表象的展览,最终让艺术与生活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双向诠释。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