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科创领航 特色多元 以高质量供给提升办学质量

中国网 2022-11-02 17:57:58     

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建校于2021年,是重庆高新区2020年实行全面独立运转,实施对直管园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以来建设的第一批优质学校,重庆高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工作,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学校建设,学校硬件设施一流,师资队伍优良。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秉承“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从南开精神中解码,逐步确定了“童星闪闪放光彩”的校园文化主题,提炼出“让每个生命都闪亮”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具有科技特色的“童星闪亮科创园”。

坚守儿童立场,尊重学生兴趣构建多元课程

学校基于生本教学理念,提出“将C位留给学生”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建立和优化多元的学科课程,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在追求“学习真的发生”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不过多关注学科知识的机械累积。建校一年多以来,学校尝试引入STEAM课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采用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学校充分利用楼道空间,引进光电无土栽培和盆景种植项目群,开设“科创+劳动”课程,打造“星熠种植园”,每个班级都开辟“种植区”,全校师生一起行动、深度参与,在观察中研究,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智慧的提升和劳动技能的养成。在无土栽培课程引领下,全校开展种植活动自然笔记大赛和无土栽培经验分享会,培养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坚持记录,在记录中寻找科学的规律,潜移默化、实现师生思维发展,进而实现校本活动课程化,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种植活动的开展,学校绿化环境日益完善,学生劳动习惯逐渐养成,2022年3月,学校被评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

学校结合学生需求,高标准建设“星动创客空间”,这里不仅是师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场所,更成为大家交流科学学习心得与成果的平台。譬如,《科学》一年级上册《用手来测量》讲到用“一拃”来测量物体长度,很自然的和《数学》二年级上册《测量长度》联系到一起,为此,学校在科创空间专门开辟了以身高和长度为主题的“数学与科学融合区”,供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学科渗透学习与探究。创客空间以学科为载体,开设“科学小报”“自然笔记”“小课题研究”“科技小发明”和“科幻画”“无人机”和“智慧机器人”等互动展区,不仅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更成为实现师生思维发展、增长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沃土,师生在不断完善创客空间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将活动中的点滴收获汇聚成册,编成校本教材,内容囊括天文、地理、数学、生物、信息技术、美术、书法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成为学校STEAM兴趣社团的重要学习内容和探索以儿童立场为核心的人本化课程体系建构,以学生兴趣、需求为导向,逐步构建多元化的生本课程。

坚持科创领航,践行智慧教育助力师生成长

学校坚持“多元共生,科创领航”的特色品牌发展思路,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以科技特色学校创建为依托,努力践行“科创高新 智慧教育”发展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创+劳动”系列活动。

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整合辖区高校、镇街科技教育资源,常态化开展科普活动,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和辖区居民参加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公民科学素养大赛和科普活动周等科普活动。校长陈伟杰作为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成员和高新区科协副主席,极投身辖区科普、全市青少年科创和高校科学教育师范生、科学国培项目工作,经常受邀到高校和区内外中小学讲学,受到广泛好评。

2022年4月,学校被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命名为全国“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为学校发展科技特色,助力减负提质按下了“快进键”。学校师生参加各类科创类竞赛喜报频传,学校在团市委、市教委、市体育局主办的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魔方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刘美静老师被评为“重庆高新区十佳科普使者”,并代表重庆高新区参加重庆市公民科学素养大赛;宋平老师参加重庆市第37届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学校两名一年级同学参加第二届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暨第二十三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机器人项目选拔赛获第四名,并选送参加市级决赛;学校师生参加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获小学低年级组复赛一、二、三等奖共计34人次,教师获奖30余人次。

坚定办学方向,推进家校共建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初步构建“1+1+X”模式下家校学习共同体,将学校、家庭、社区和各种社会资源有机融合、协同推进,共同寻求学生可持续发展方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引导学生走向创新和创造之路。学校每期召开家校联席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家校共建致力于教育特色多元化建设,努力为学生的本真保留更多空间和时间,为学生的思维个性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的选择,让学生在各自喜欢和认同的学科领域“有所建树”,实现了学科间渗透与融合,在兴趣与天赋的双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被大大激活,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

学校笃信,真正的特色教育一定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选择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经长期积淀形成,培养学生个性是对学生本体的尊重和爱,学生个性不能因学校特色创建而“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