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枣庄学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美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 2022-12-01 14:13:3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美育是提升全民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国之大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素养人才的支撑。因此,在新时代做好美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不可或缺。枣庄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战略引航”“阵地夯实”“文化滋养”“落地生根”“保驾护航”五大行动,以美育人、以美赋能,不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

开展“战略引航”行动,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枣庄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对美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美育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和“大学文化繁荣工程”,同时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美育工作,定期听取关于推进美育工作情况汇报,切实发挥学校党委把关定向、科学决策、推动落实方面的作用。健全美育工作领导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心, 统筹推进美育工作落地落实。完善制度保障,出台《枣庄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美育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对美育工作进行部署。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构建“四个课堂”联动的美育体系,即以美育课程教学为载体的第一课堂,以学生社团、文体竞赛、学术活动等校内实践为载体的第二课堂,以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的第三课堂,以国际文化交流与联合培养项目实施为载体的第四课堂,形成全校“一盘棋”的美育工作机制。

开展“阵地夯实”行动,强化美育课程建设。一是“增量”。课堂教学是美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也是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要求非艺术类学生须选修2学分艺术与审美类课程方可毕业,确保100%的学生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开设了《茶文化与茶艺》《宝玉石鉴赏》等近60门美育类通识课程,确保课程资源充足。二是“提质”。优化美育第一课堂体系建设,构建多学科融合的美育通识课程体系,把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开设《墨子与人生智慧》《中国匠心文化十五讲》等多门传统文化课程。发挥学校现有艺术、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美育资源优势,开设油画、剪纸、陶艺、戏剧等艺术工作坊,同时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美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聚焦“教会、勤练、常展”目标,优化美育课程考核和评价机制,不断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构建常态化全员化艺术展演机制。如美术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学生结课作品展和毕业作品展,形成“理论+鉴赏+实践”教学模式,观展师生达20000余人次;青年爱乐乐团每年在青年音乐节期间,举办合唱团、舞蹈团、播音戏剧团等12个大学生乐团的专业汇报或专场演出,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三是“强效”。全面推进美育课程思政建设,将美育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打造20门校级美育课程思政金课。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教学促研究,开展美育研究,近年来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50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信仰教育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获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开展“文化滋养”行动,厚植美育文化沃土。一是广泛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依托“两节两月双十佳”(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月、校园文化活动月,十佳五四红旗团总支、十佳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校园文化格局,以学生社团、文体竞赛、学术活动等为载体,丰富学生的艺术审美体验。连续举办十三届社团文化节、十四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每年举办青年音乐节、读书节、迎新晚会等大型活动,提升学生艺术修养、陶冶心灵情操。大力支持特色美育社团建设,成立北园话剧社、民间手工艺协会等36个艺术类学生社团。以“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为龙头,带动校园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2021年以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省级及以上获奖项目1500余项。二是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工程。坚持“出精品、树品牌”理念,打造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生价值追求的文化活动品牌,以入选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为契机,充分挖掘中华美育精神资源,办好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青檀论坛、自然国学论坛,打造“礼敬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品牌项目。以弘扬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路径做到“以美化人”,深入开展“学党史、学国史”“学思践悟二十大”等系列活动,组织师生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奠先烈,开展“红色教育在身边”寻访打卡等活动,以红色文化涵养美德,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着力打造“世界语文化”品牌,聚力国际化复合型世界语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世界语博物馆联通世界的平台作用,利用世界语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选派师生赴韩国等地大学交流演出,不断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艺术实践能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开展“落地生根”行动,打造美育实践品牌。学校把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社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提升道德素养、美育素养,砥砺家国情怀。一是深入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以入选山东省首批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单位为契机,充分发挥美育资源优势,首批派遣18名师生组成的美育支教团深入山亭区两所对口支持学校,聚焦美育课程、美育实践、校园文化和美育师资建设等环节,进行精准帮扶。项目开展以来,支教授课班级91个,帮扶学生3543名。在山亭揭牌成立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践基地2个、美育教师工作室3个,组建美育社团8个,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观念,全力推动美育浸润行动在乡村落地生根。此外,在新疆喀什建立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践基地,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培育特色社团、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师资力量四个方面来精准帮扶喀什对口中小学校的美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援疆精准度和满意度,打造教育援疆“枣院品牌”。二是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青鸟计划”“智慧小屋”、顶岗实习支教等社会实践,广泛开展支教、助残助困、科技推广、政策宣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调研实践活动,如深入农村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墙绘,在学校进行支教、绘画、艺术展演等实践活动,以专业特色赋能乡村振兴,在实践中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其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开展“保驾护航”行动,强化美育工作保障。建立美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列美育专项经费100万元,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确保美育相关的师资培训、艺术展演、场馆器材等方面有充分经费保障。加强美育硬环境建设,新建音乐舞蹈教学大楼、琴房楼、大剧院、艺术展廊,设有书法、棋艺等艺教功能室,极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优化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艺术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按照在校学生总数的0.15%的要求逐步配齐公共艺术教师,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手艺人进学校、进课堂,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美育主题报告。大力整合校内、校外美育资源,发挥校内世界语博物馆、校史馆、中国卓越匠心文化展览、毛泽东文化收藏馆、道可道艺术吧等展馆的美育功能;在校外建立美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枣庄大剧院、博物馆、合作企业等开展第二美育课堂。与滕州汉画像石馆、曲阜汉画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深沉雄大汪洋恣肆——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不断创新美育方式方法,多渠道、协同推进美育工作。

在迈向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新征程中,枣庄学院将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美育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枣庄学院 葛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