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江西奉新县仰山乡:“三美融合”有机统一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中国网 2023-03-31 17:37:33     

“家乡这几年变化很大,彩虹公路又宽又美,露营民宿处处开花,农耕墙绘多姿多彩,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跟电视里看到的美丽农村一样。”因疫情滞留在外三年未回家的坛下村村民陶承生发出由衷感叹。

近年来,江西奉新县仰山乡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建设重要抓手,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成功实现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有机统一。

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

仰山乡是一个典型山区小乡,辖区内植被资源繁茂、风景秀丽,拥有江西省内唯一一座海拔500米以上高山中型水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仰山乡树牢绿色理念,呵护绿水青山,绿色生态发展底色亮丽。

为尽快将零星“盆景”变成连片“风景”,仰山乡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并成功签约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仰山乡村公园文旅项目,极大地带动了仰山避暑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仰天峡漂流 摄影:官吉普

打造了香坪湖康养度假小镇、正好小筑、乐活居、若谷山房等一批精品民宿集群,仰天峡漂流、白水崖瀑布露营地、高坪星空露营地、大源梯田露营地等一批适合年轻人娱乐的绿色体验营地,2022年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成为奉新新晋“网红打卡地”。

如今,连片“风景”已初具雏形,仰山乡又多管齐下整治“里子”,确保“面子、里子”一起靓。

露营地 摄影:官吉普

生态文明持续向好。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秸秆禁烧、厕所革命等行动,全面落实“河湖林长制”,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目前,仰山乡共有竹林近8万亩,森林覆盖率近80%,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22年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16次,清理卫生死角、保洁盲区46处,拆除公路沿线乱搭乱建及残垣断壁50余处近800平方米,清理、整顿工作深入肌理。

全乡完成20个村组新农村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大源新村建设点,充分利用老旧房屋墙体,创作出一幅幅多彩多姿、富有乡土气息和农耕文化特色的墙画,整个村庄显得愈加生机勃勃、富有诗意,乡村环境发生蝶变。

打造宜居家园。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增设垃圾桶220余个。争取资金90余万元提升改造3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惠及群众324户1256人。争取资金380余万元,增加2条供电线路作为输电主线,用电可靠率达99%。

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

环境美了,日子更要甜。近年来,仰山乡加大资金投入,补齐民生短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优化升级道路交通设施。持续完善道路养护机制,不断提高路况质量。投资7000余万元,升级改造总长约15公里的三级旅游公路;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集镇道路及周边进行黑化美化亮化升级改造;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升级改造集镇至大源村5公里道路;投资50余万元,增设250余盏太阳能路灯点亮村道;完成塅兰公路沿线防护栏、反光条安装,全乡群众出行更为便利。

高质量推进集镇建设。自筹资金324万元立面美化集镇街道;投入346万元实施给排水工程,改造集镇供水主管网1060米,雨水管网1100米,污水收集管网1280米,满足了群众对集镇的功能需求。

壮大乡村振兴项目。依托路边村丰富的毛竹资源、坛下村丰富的富硒山泉水资源,争取乡村振兴资金130万元,开办了节节高乐器修造馆、芦雾山山泉水生产项目。

节节高乐器修造馆通过把廉价的毛竹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竹笛、古筝、快板等竹制乐器,帮助50余名脱贫户、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芦雾山山泉水项目带动本地2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每年稳定增收11万元。

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化、规模化”为目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500亩、百亩黄粘糯基地、富硒笋用林示范基地建设,农民增收致富再添新途径。

据悉,2022年全乡个人储蓄存款达11162万元,同比增长17.62%;户均存款4.06万元,同比增长17.68%。

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

真正的美丽乡村,是由内而外的美,不仅要有让村民“身有所栖”的白墙黛瓦,更要构筑起村民“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仰山乡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全覆盖,乡村治理成效显著。

党建保障有效。仰山乡党委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责任来抓,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拼三促”、“三比三争”等主题教育活动,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凝聚统一。

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全乡8个村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在疫情防控、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层组织建设呈现新面貌。

移风易俗推进有度。大力推进殡葬改革,8个行政村均已完成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引导各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强化村民自治、自理,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2023年新增婚事13起,彩礼均控制在10万元以下。

持续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村风民风持续好转。

文化阵地建设有力。升级改造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乡实现村组小广场、农家书屋全覆盖,利用闲置房屋、土地建成廉政广场、文化广场、健身休闲小广场30余个。

文明实践活动有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1500余人,其中当地村民志愿者800余人。

每月围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个方面,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开展清明清扫公墓、端午节包粽子送敬老院等活动,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大为浓厚。 (杨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