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也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112周年、晋江撤县设市30周年。时代汇洪流,巾帼有担当。20年间,在晋江各条战线活跃着大批巾帼英豪,她们追逐梦想,建功立业,在书写“美丽人生”的同时,也为“晋江经验”做出了重要贡献。即日起,晋江市妇女联合会、中共晋江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中国网海峡频道将共同推出人物专题报道:她风采—传承“晋江经验” 巾帼再建新功。

【人物名片】

吴秀冬,晋江安海人,晋江市德豪纺织品有限公司、石狮市秀冬纺织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女商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女报副理事长,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布料同业公会名誉会长,晋江市慈善总会永远荣誉会长,晋江市个体协会会长,晋江市秀冬信访评理调解室负责人,晋江市第十一届至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及安海镇人大代表,安海镇慈善协会监事长 , 荣获“福建省‘巾帼建功、文明经营杯’活动先进个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双学双比”活动先进女能手、“晋江市慈善家”等荣誉称号。

中国网福建讯巾帼有力量,芳华半边天。她,商海弄潮几十年,专注纺织品行业,是“晋江经验”的践行者、受益者;她,热心公益,以她名字命名的评理调解工作室已成为福建省信访(司法)调解的一个经典“品牌”……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借200元起家,到如今跻身行业翘楚,年逾古稀的吴秀冬走过的路途历经波折,但也收获满满。艰辛沉淀下去,浮起来的,却是厚实满当的爱。

图片1.jpg

受访者 供图

白手起家,砥砺奋进数十载

“晋江经验”总结的其中一条: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这是晋江企业家最真实的画像。

改革开放,给了“高产穷县”晋江“脱帽”的机会。在晋江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创业浪潮席卷侨乡大地,许多勤劳朴实的妇女成为第一批弄潮人,心灵手巧、自幼擅长女绣的吴秀冬向亲戚朋友借了200元,依靠一台缝纫机、一个遮雨棚也走上了创业路。店铺虽小,但她的志向远大。

1983年,吴秀冬看好国货兴起,于是调整经营方向,专营国产服装。为了寻找物美价廉的服装,她的足迹遍布江浙、上海一带,饱尝风餐之苦,常常是拂晓鸡啼之时,提起一小包行李就匆匆上路了;夜深人静,当人们进入梦乡之时,她才身心疲惫地回到家中。就这样走南闯北,兢兢业业,小店生意日渐红火。

1985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吴秀冬利用自家房屋旁的空地,用羊毛毡搭成简易厂房,办起了服装厂。“由于资金短缺,当时连缝纫机都是工人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对服装设计颇有天赋的吴秀冬深知姐妹们的穿着喜好,经她的巧手设计生产出来的服装款式新颖,常常供不应求。“那时,我一见到有人穿着漂亮衣服,就盯着看、在心里琢磨,虽然我没什么文化,但这些衣服的设计理念和图案都在我的脑海里了。”因为懂得创新,还能吃苦,她的服装厂在当地逐渐打出名气。后来晋江、石狮一带制衣厂越来越多,吴秀冬看好布料前景,又转型开布行,此后她的创业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直指把布业做大做优。

作为成功商人,吴秀冬还有着一颗拳拳的爱国心。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纺织业设置壁垒,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彼时,吴秀冬却发现了危机中的商机。“有一年,我到了东北,看到好多企业在西方的制裁下生存艰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誓言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于是她找了几家品质过硬的国企,提前把货款支付给企业,解燃眉之急。后来的发展,证明了吴秀冬的前瞻眼光,这些物美价廉的纺织品给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让她看到了国产纺织品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石狮布料市场和服装的蓬勃发展,1995年吴秀冬毅然决定将布行发展重心迁至石狮,并依靠诚信经营,逐渐做大做强。商海搏击,勇者胜,历经几十年的砥砺奋进,而今吴秀冬创办的布行已是石狮市秀冬纺织行业的佼佼者,事业版图还扩展至江浙、广东,在全国设立了好多个分公司。

诚信是立业之本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在长期的经营中,吴秀冬越来越悟出,在市场竞争中“诚信一语重万金”的价值。她说,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根本,离开这四个字,企业将会陷入被动,她事业的蒸蒸日上靠的是品德和信誉。

从上世纪70年代摆服装摊位开始,吴秀冬始终秉承“诚信经商”的理念,从服装零售做到服装厂,再到布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因为重信守诺,如今“秀冬纺织”业内已是诚信、品质的代表。

“当时,布行生意红火,很多人拿着现金排队等货。”但吴秀冬只要遇到家乡的制衣个体户需要布料时,常常会优先供货。“我对个体户是很有感情的,从这些个体户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创业的影子,深知创业不易,能帮就帮一把。”而诚实守信是印在晋江人骨子里的基因,这些个体户在服装售出收到货款后,也总能第一时间支付布料款项,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晋江经验’提到的‘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点我在几十年前就有很深刻的体会。”吴秀冬说

荣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

“正是因为40年前,有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扶了我们这些个体工商户一把,才有我们今天富起来、好起来的幸福生活!” 回忆起2016年,出席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表彰大会暨纪念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切接见时,自己说的这句话,吴秀冬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

她望着当时与李克强总理合影的照片说:“时至今日,我们国家有如此规模的民营企业,创造这么多就业岗位,就是千千万万个体户支撑带动起来的。习总书记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是对‘亲’‘清’政商关系更具象化的阐述,让我感到特别暖心。”

作为晋江第一批个体户,吴秀冬始终对个体户这一群体怀有深厚的感情。“最近,国务院发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这或将对坚守实业的创业者带来全新的机遇。”吴秀冬如是说。

“秀冬评理调解室”获国家信访局领导表扬

在亲友、同行看来,吴秀冬是个热心肠的“秀冬姐”,不管是邻里还是商界朋友有什么难事、急事,她能帮的都会帮上一把。这份古道热肠的性格,让她与调解工作结缘,短短几年间把调解工作做成了品牌,受到国家信访局领导的表扬,还获得了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的关注报道。

晋江作为民营经济热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有矛盾纠纷,为了社会和谐,就必须及时化解,当地党委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各个街镇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矛盾化解方式。几年前,安海镇就实行"党政+商会"联席会议制度,"问题当面摆清,思路当面理清,措施当面说清"。多年前,身为晋江市人大代表、晋江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的吴秀冬站出来,主动参与信访调解:"有些事我们出面,有些话我们来说,更有效果。"如今,政商联席会议制度已在晋江其他镇(街道)推行。

2020年6月,“秀冬评理调解室”正式授牌,评理调解工作成为她日常的工作重心。在各级党委政府、司法部门的领导下,“秀冬评理调解室”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做法和成功案例,并在全省信访系统争创“六个十佳”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十佳信访评理室”。

2020年临近年底的某一天,晋江市几位外来务工人员到信访局反映企业欠薪问题。第二天,他们的住处门前,就来了一辆车门上写着“流动评理车”的汽车,从车上下来的正是吴秀冬。“秀冬大姐到我家里了解情况,把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及她和企业商量的处理方案分析给我听。”一位外来务工人员说,“吴大姐说的方案我很满意,相信问题很快就能解决。”果然过了不久,这位外来务工人员就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这一案例还登上了2021年2月4日人民日报“法治版”,被作为福建推行“信访评理”机制的典型案例。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吴秀冬的评理调解工作室还有很多。同年4月,“秀冬评理调解室”获评全省信访系统十佳信访评理调解室。

调解工作室闻名全国,前来“寻经问宝”也多了起来,吴秀冬总结说,调解工作一定要遵守“五不五要”原则:即不收费、不收礼、不骂人、不造假、不无理取闹,要和气、要礼让、要讲理、要聆听、要换位思考。

“调解的核心理念可以总结为:‘和与美’‘舍与得’,即有和才有美,有舍才有得。”各地政府都在讲优化营商环境,吴秀冬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调解事业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而这也是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的核心含义。

用心用情办实事,助力征迁暖民心

走进吴秀冬位于晋江安海的调解工作室,墙上挂着各种锦旗和牌匾,每一面锦旗都诉说着一段故事。由于热心公益,处事公道,她无偿参加评理调解工作其实已有20余年。

2022年1月,安海龙山寺建设项目征迁工作组送来的一面锦旗被挂在调解室的最显眼处, 锦旗上“用心用情办实事,助力征迁暖民心”十四个大字分外醒目,这面锦旗记录了吴秀冬在征迁工作中的辛勤付出。

安海世纪大道南延伸暨北环-龙山寺片区建设项目是晋江市重点项目,备受各界关注。自今年初先期启动龙山寺片区改造项目,吴秀冬每天都会到项目指挥部,了解工作进展,帮助征迁工作组做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期间发生一个故事:片区内有一个钉子户,在历年的三次拆迁中始终不肯搬迁,吴秀冬多次上门走访,了解到他因为患病,心情烦闷,便经常开导他,还全力帮助协调解决其工作问题。最终,这份真情打动了这位钉子户,很快签订了动迁协议。如今,这位拆迁户和吴秀冬也成了生活中的朋友,每每遇到什么难题,总会向“秀冬姨”咨询、求助,听听她的意见。“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设身处地理解她们的难处,大多数人都是讲感情、讲道理的。”吴秀冬总结说。这是我做一个人民代表应该做的事,人民代表为政府更要为人民。

“安海旧城改造是件惠及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我自己少挣点钱也值得!”吴秀冬这席话很朴实。正是有了许多如吴秀冬一样热心家乡建设的工作组“编外”人员,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向,才进一步凝聚起了推动和谐征迁的强大合力,助力晋江城市建设,这也是“晋江经验”的生动呈现。

坚守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

闯则心怀天下,达则造福桑梓。

“传递爱是对下一代最好的馈赠。”作为一位名声在外的女企业家,当记者问起她的创业经历和这些年的荣誉加身时,吴秀冬微笑着摇摇手说,“这些都不重要,我想说说爱和传递爱。”

关爱弱小、扶危济困、兴教助学……多年来,在致富后,吴秀冬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很多人都感受到她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吴秀冬在眼泪中回忆起多年前的一段往事:“他说过要做我儿子的,却走了。”吴秀冬口中的“他”是她公司的员工小李。2006年6月8日,小李不幸查出肝癌晚期。吴秀冬得知后,第二天就托人联系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的林川医生,6月10日就买了五张去上海机票,并亲自和小李的家属一起陪小李去上海做手术,还帮小李支付前期手术费4万元,如同亲人一样细心照顾小李。但这一切最终没能挽救回小李年轻的生命。

悠悠桑梓情,思源报春晖!多年来,吴秀冬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累计捐资达1000多万元。这几年,在疫情防控一线,更是经常能看到她默默付出、倾情奉献的身影。

“晋江是一座慈善之城,在慈善海洋中,我只是一粒沙。如今,慈善的种子已散播在晋江大地上遍地开花。”在吴秀冬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如今4个子女也都积极热心社会慈善事业。

“现在公司都交给了下一辈经营,我就专心做公益调解。”而今,虽然70有余的吴秀冬,她每天的作息表依然排得满满当当:偶尔她还会到公司走走看看;但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调解工作室,接待一批批等待调解的当事人,解决了很多经济纠纷、借贷纠纷、房产纠纷婚姻纠纷,得到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好评,被称为“闽南第一调解员”“秀冬金牌调解室”等称号。

“做人要有为才有位。”吴秀冬希望能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不断传承弘扬“晋江经验”,让晋江的明天更加美好。(陈金兰 林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