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2023-09-19 10:03:12
今年以来,江西省永新县认真对照省级示范大厅创建标准指标体系,从服务环境、服务管理、服务运营、服务成效四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不断提升“硬环境”,优化办事环境、功能布局和便民设施,另一方面持续增强“软实力”,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服务流程,缩减审批时限,聚焦“四个维度”扎实推进省级示范大厅创建。
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有温度
方寸窗口体现的是万千情怀,我们努力以奔跑的工作状态,赢得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锻造一流的政务服务队伍和政务服务大厅。
深化“勤廉窗口”创建。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嵌入式”监督,对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全天候”明察暗访,点名道姓下发6期工作黑榜纪律通报,形成强大震慑;狠抓窗口形象,开展政务服务礼仪和业务技能培训9次,全面学习政务礼仪知识,严格规范窗口服务礼仪,提升工作人员仪容仪表。
开展“奖优罚劣”活动。定期开展双月“优秀服务标兵”、“红旗窗口”并实行“红黄”赋牌管理和“双通报”制度,出台“6项”中心管理制度,开展政务服务“净窗行动”,每日检查每个前台窗口环境卫生,评选出最优窗口,以“红旗窗口”带动所有窗口提升内务管理;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开展“猜猜他是谁”随手拍活动,设立“办不成事”“兜底服务”窗口,开通“办不成事、办事不爽”主任热线电话,实现“边接听、边交办、边解决”。
上下联动,夯实基础有力度
该县不断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站三级政务服务建设提档升级,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选优配强“小赣事”三级服务队。帮办代办上门办服务范围延伸至24个乡镇、268个村(社区),专兼职人数达600余名,形成“纵向贯穿三级,横向实现全覆盖”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建立企业“营商专员”“尽心帮企服务”制度,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安排“服务专员”覆盖全县所有市场主体,将服务阵地移至最前沿。今年以来,该县提供帮办代办上门办服务共两万余次。
打造高频事项“15分钟办事圈”。74项高频事项实行“县乡村联办”,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就近可办、快速能办。推动智能服务终端向社区、银行等基层网点延伸,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在中心城区设立8个自助服务点,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服务。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共有自助机16个,可办事项2260项,今年以来,办理业务5000余笔。
因地制宜,利企便民有速度
该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破解“办事难”瓶颈,市场经营主体办理业务流程越来越简便、时间越来越短、成本越来越低。
工程建设项目“码上办”。针对全县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分四个阶段做成“一张表单”,办事企业群众只需通过手机扫描办理事项二维码,即可“码”上获知办理事项的受理时限、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信息,将“手机”变为“自助机”,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截止目前,共办理业务2000余笔,节约企业时间15天。
构建社银合作“就近办”。积极探索推行“社银合作”服务新模式,着力构建“15分钟办事圈”。借助银行力量,利用银行网点受众广、网点密度大等优势,宣传引导群众就近办理人社高频业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将包含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保障卡等28余项人社高频事项“授权”给银行代办,建设覆盖县区的社银24小时自助服务网点。
数字赋能,全程网办有深度
以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创新,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逐步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全程网办”,高频服务事项持续增加。进一步推动全县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激发政务“数字智慧”,探索智慧政务新模式。推行“掌上办”+“无证办”+“异地办”的“数字化”办理新模式。2260项本地高频多发政务服务事项接入“赣服通”,实现“掌上办”,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66项,上线江西政务服务网和赣服通、“用心办”App共计80项。大力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在一窗综合受理、一件事一次办、纳税缴税、不动产登记等场景的应用,已开通107种电子证照,签发的电子证照种类51种,已调用电子证照事项980项,满足广大企业和个人在日常经营生活中“数字化”需求。
“跨省通办”,异地办事范围不断延伸。“跨省通办”,异地办事范围不断延伸。大力推进“跨省通办”改革,线下开设“跨省通办”专窗,线上建设“跨省通办”专区,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多地联办、一体机办理等方式,不断拓展与周边省份政务服务领域内的“合作”。目前已和浏阳市、茶陵县、株洲市等地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亲友团”增加至6个,可为省外群众提供2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和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该县为贵州籍王女士办理了吉安市第一例首次申领身份证“跨省通办”业务。截止目前共办理“跨省通办”3000余笔。(熊佳 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