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经济:打造数字化发展新引擎 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中国网 2022-10-15 08:50:51     

金牛区智慧治理中心全景 受访者供图

蒲江县大兴镇智慧农旅(猕猴桃)融合发展场景 受访者供图

成都超算中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冬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写下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恢宏壮丽的崭新篇章。每一个令人欣喜的成绩与变化,都折射出新思想的真理光辉、新理念的实践伟力。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成都见行动。非凡十年,“中国巨轮”扬帆远航,治蜀兴川持续跨越,成都勇担使命破浪前行。

新经济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现象,正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产业崛起,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2016年,“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2017年,成都作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决策部署。五年新征程,成都新经济交出亮眼答卷——来自成都市新经济委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6月,注册新经济企业从2018年的24.6万家增长至59.2万家,独角兽企业从0到9家,26家新经济企业成功上市或过会。培育梯度企业1621家,其中2021年新入库724家,实现营收1459.6亿元;培育新经济双百企业252家,2021年度动态调整的百家重点企业实现营收654.7亿元,同比增长31.5%。

蓬勃发展的新经济,以创新、领先的数字化技术赋能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构建数字化发展新生态;助力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夯实公园城市示范区产业基础,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建圈强链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快布局

今年6月24日,成都与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腾讯的合作再下一城——继去年4月腾讯于成都举办了首届STAC科创联合大会之后,2022腾讯·科创联合大会在成都成功举行,大会启动了腾讯人工智能科创联合体“数实融合”应用场景创新合作、腾讯和西南交大智慧交通项目。而在6月初,腾讯刚刚在成都落地了未来中心项目。

在成都青白江,几乎每天都有超过1500辆货运车辆在达海产业园进进出出,6万余吨的货物随之往来于成都与其他城市之间。这样的仓储能力、配送运力、货车流量,得以有序高效运转的“密码”,都藏在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积微物联”)的智慧物流场景里。作为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积微物联打造的“四川成都智慧物流园区解决方案”在达海智慧产业园成功应用。

无论是外部引进的“链主”腾讯,还是本土培育的“链主”积微物联,都在成都完备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字经济是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是当前创新最为活跃、带动性最强的产业领域。过去几年里,成都市新经济委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攻方向,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助力成都构筑起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市大数据产业规模605.6亿元,较2020年增长46.9%,大数据产业链布局实现基础支撑层、数据服务层和融合应用层全覆盖。2022年上半年大数据产业规模433.58亿元。2021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413.9亿元,较2020年翻一番,产业链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以及各细分领域,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2022年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9.71亿元。

上扬的产业发展曲线,印证数字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这背后,有一套思路清晰的实现路径——

外引。近年来,成都瞄准新经济500强积极引进生态型、平台型、硬核科技企业,签约落地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字节跳动创新业务中心、网易数字产业基地等。新经济互联网头部企业悉数落地成都,为国家数字经济的恢宏图卷不断增添笔墨、持续书写精彩。

近来,关于数字经济的重大项目持续取得新进展:兴隆湖畔,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成都超算中心等大批科技“国之重器”比邻而居、拔节成长;作为“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成都智算中心日前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全球首个面向跨模态遥感数据的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空天·灵眸”正式发布,这是“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后,四川、北京协同联动,在成都进行的首个科研成果孵化……

产业链上,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纷纷加码成都,大数据、人工智能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内培。成都始终重视培育本土企业。今年6月,成都市政府印发《成都市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对本土企业培育力度,将企业培育梯度调整为“新经济种子企业——新经济双百企业——新经济示范企业”。作为梯度培育政策的配套政策,此后不久,《成都市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认定办法(2022)》《创新发展共同体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支持设立新经济专业化银行的实施细则》相继印发。是成都进一步对标国家、省级梯度培育导向,聚焦“专精特新”领域,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着力打出的一套“政策找企业组合拳”,全面建立起阶梯状的全方位培育体系。

搭好“戏台”企业“唱戏”,作为服务新经济企业的重要载体,“给政策、给场景、给金融、给空间”等系列“四给”活动在持续进行中。截至目前,依托成都新经济企业俱乐部平台,成都市新经济委已开展了智慧治理、智慧大运、智慧燃气、供应链等系列专题“四给”活动,未来还将继续聚焦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开展“专题对接+专项辅导+线上线下常态化服务”等系列“四给”活动,助推以数字经济为抓手的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上,积微物联、创意信息、纵横自动化、国星宇航等一大批成长起来的成都本土企业,已在数字经济细分领域拥有话语权。

外引内培齐发力,成都数字新兴优势产业逐步壮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已初步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布局。据悉,在对成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进行充分调研与深入分析后,市新经济委在大数据领域遴选出腾讯(成都)、积微物联作为链主企业,成都大数据集团、创意信息、海康威视作为准链主企业,建立起50家链属重点企业库;在人工智能领域遴选成都华为、创意信息作为链主企业,纵横自动化、国星宇航作为准链主企业,建立起启英泰伦、川大智胜、中科信息等50家链属企业库。

据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开展以来,市新经济委在链主企业引育、招商引智和项目攻坚、产业生态构建上持续发力,按照“以链为主、统筹建圈”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具体做法包括,构建“市级部门—区(市)县—产业功能区—企业—社会机构”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以发展规划、产业图谱、专项政策、创新平台、企业主体、品牌会展+应用场景“6+1”工作机制为抓手,深入推进产业链建设;以“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创投基金+领军人才”5大生态要素建设为重点,促进产业生态圈融合共生发展和跨区域协同。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目前,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1个主要承载地+7个协同发展地+N个带动发展地”的载体支撑格局,建立以四川天府新区为主要承载地,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重点发展数据服务、天府数字文创城重点发展数字网络视听、天府牧山数字新城重点发展数字新基建、成都欧洲产业城重点发展5G及智能电器研发应用、成都医学城重点发展数字医疗、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重点发展消费电子、大邑县智慧农业产业园重点发展数字农业的协同发展地,以及其他区(市)县为带动发展地的产业载体格局。

着力推进四大城市场景体系建设

数实融合赋能城市建设提档升级

沿着驿都大道往出城方向行驶,在劼人路向右转,便来到了网红打卡地东门市井。在这个街区内,商铺都接入了统一的数据化运营管理平台,游客可以用东门市井小程序线上点单、线上支付、跨店结算。游客消费更加便利的同时,商家也是受益者。依托数据化运营管理平台找到决策参考,根据消费情况和用户画像,调整运营思路,策划精准营销,指导商铺经营。一家合作入驻的特色小吃品牌就在街区数字化运营的赋能下实现“逆袭”:入驻街区3个月,营业额较原来菜市场老店增长300%,成为网红品牌后还在其他地方新开了五六家门店。

在蒲江县大兴镇炉坪村,产出的早熟品种红心猕猴桃不仅销往国内大型批发市场和商超,还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市场。承建方成都鲜农纷享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瑜华介绍,猕猴桃都是标准化生产结出的绿色果实,以出口为主,利润较出口前增长了10%。这背后,得益于物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支撑,它通过现代化监测设备和远程传输系统,全天候实时监测农田气象、土壤墒情、虫情、苗情等;区块链可追溯系统还可以对环境整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批发代理、末端零售、用户消费等猕猴桃产销数据实现全过程记录,构建起农事生产全程标准可控、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的产业链闭环。

在荷花池街道智慧管理中心,金牛之心、大成市场、宏正广场等多个区域实景在视频中展现,店外经营、违规占道等被自动圈出,最近的网格员就会通过手机上安装的微街道APP收到预警信息,进而及时赶往现场处理;火灾防控“自动化”,哪里有险情都会提前发出预警……“区城市大脑+街道治理小脑+专业应用”相结合的“一网通管”新模式,是“智慧蓉城”建设的场景之一。

这是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档升级的鲜活案例。无数个这样的精彩故事,都蕴藏在一个个创新的场景里。

2017年,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场景理论,为助推培厚新经济发展沃土,成都着力发展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构建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源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供应链创新“七大应用场景”,着力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

当前,全国其他城市也相继推出城市机会清单、场景实验室、场景示范区等城市场景建设举措。今年初,成都市委市政府围绕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出台《关于以场景营城助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着眼“筑景成势营城聚人”,加快构建美好生活、智能生产、宜居生态、智慧治理四大城市场景体系。

以《实施意见》的出台为标志,成都场景创新工作进入了全面铺开阶段。实际上,场景创新工作从“零星探索”到“全面铺开”的过程,更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成都将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围绕“智慧蓉城”建设,更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场景正在落地。政府引导推动,企业积极行动,深度参与“智慧蓉城”建设,今年6月15日,成都召开了2022年首场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对接会活动——“数字赋能智慧蓉城”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对接会。围绕“智慧蓉城”建设,在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运行四大方向,聚焦疫情防控、交通管理、应急管理、智慧公安、生态环保、水务管理、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市新经济委发布《成都市2022新经济赋能智慧蓉城城市机会清单》,以新经济筑牢智慧城市“数字底座”。

你看,新经济企业秦川物联搭建起智慧燃气服务云平台,形成物联网智能仪器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维护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天府蓉易办”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市民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时,通过人脸识别,乘客无需停留,实现毫秒级支付通行便利……拥抱数字经济,在“智慧蓉城”建设过程中,成都新经济企业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智慧应用场景。

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已构建起“城市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实验室+未来场景实验室+示范应用场景”全周期孵化机制,推进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建设。场景培育和城市机会清单等创新举措得到认可,相关工作入选2019年“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第一批十大典型经验做法、2021年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做法、2022四川省营商环境案例集。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场景策划和城市规划的统筹衔接,探索在城市更新、新区建设中植入场景元素,并建立场景公开征集发布机制,” 该负责人说,“同时,开展场景创新试点验证,继续建设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思路统领下,秉持场景营城理念,让数字经济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推进市民高品质生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高价值转化、城市高效能治理。”

结语

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攻方向,做强“两圈两链”,到以四大城市场景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数实融合,成都新经济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探索实践的路上,新经济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