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河南太康刘成——传承非遗技艺 15年拿出150万元开公益武馆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3-01-31 11:42:12     

伸直手臂、扎实马步......1月31日一大早,穿上练武服,换上运动鞋,刘成像往常一样来到村北头的“太康县仙人掌武术培训中心”,与其他50多名学生一起练起了祖传的“八卦内套仙人掌”武术。武术馆内醒目的春联、大红的福字,与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兔年装饰等交相辉映,映衬出浓浓的年味。

刘豆芽村隶属于太康县毛庄镇,是全国民间稀有拳种“八卦内套仙人掌”武术的发源地。而今年35岁的刘成则是该村“八卦内套仙人掌”第五代传承人。“‘八卦内套仙人掌’是中国的本土拳种,发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是当时中州著名拳师刘文岐(刘豆芽村人)融汇仙人掌武术及百家武术精髓所创,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刘成指着一块石碑上的刻文说,“此拳法以掌法为主,刚劲有力,常伴以震脚发力,由于手法实用多变,动作舒展迅捷、轻灵健美,犹如仙人临凡。”

刘豆芽村干部刘世峰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刘豆芽村武术发展的高峰期,村里80%以上的村民都在练武,下至五六岁孩童,上至耄耋老人,即使外村嫁过来的媳妇一进门就要跟着学武术。

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八卦内套仙人掌”拳术传承逐渐陷入低谷,练习者日渐稀少,此拳法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让刘成感到十分不安。“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一定要想办法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刘成暗暗下定决心。为让这一宝贵的稀有拳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2008年,他腾出家里三间房屋,成立了“太康县仙人掌武术培训中心”,并聘请几名拳师免费教他人学习“八卦内套仙人掌”技艺。同时,刘成还承诺,“凡是来中心学习‘八卦内套仙人掌’拳术的一律免费,并管吃住。”

公益武术馆成立了,但日常得有资金费用开支。为挣钱补贴公益武术馆,刘成务工更加努力。他蹬过三轮,在工地搬过砖头,还当过快递小哥,“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干。”刘成笑着说。10多年来,除去养家糊口的费用外,刘成每月都会拿出剩余的务工积蓄,用来给拳师发工资,给学生购买服装和练武器具等。2018年,刘成又拿出100多万元积蓄,在村头翻盖了一处占地4亩的“八卦内套仙人掌”武术培训中心。就这样,在刘成多年不懈努力下,该武术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前来学习“八卦内套仙人掌”技艺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拳师乐于教,学生愿意学,据统计,15年来,该武术培训中心已先后向3000多人传授了仙人掌技艺。而刘成在该公益武术馆投入的资金也已达150多万元。

太康县毛庄镇顾尧村29岁的高肖飞就是其中一位。高肖飞14岁来该中心学习“八卦内套仙人掌”拳法。结婚生子后,由于日常忙于生意,他就把练习拳术改成了每周六和周日,15年来雷打不动。

让刘成感到高兴的是,2020年5月初,经过申请、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后,刘豆芽村“八卦内套仙人掌”武术被太康县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非物资文化遗产。“拿到通知书那一刻,我心里非常激动,这更增加了我传承和保护该技艺的信心和决心。”刘成笑着说。

“今后,我会尽自己的毕生精力,让‘八卦内套仙人掌’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发扬光大,为太康文化繁荣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看着中心墙上挂着的“第四批太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成语气坚定地说。(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郜敏 青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