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矢志不渝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中国网 2023-09-19 14:35:28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端、最前沿。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了基层社会治理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要坚持党的领导。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全面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扎实推进“五星创建、双强争优”,织密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基层治理的“主心骨”作用,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凝聚起治理合力。

要建优基层治理网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基层治理平台。新时代,新征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科学细化“村五级、社区七级”微网格治理体系,实现网格划分精细到户、准确到人。整合村社干部、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等力量,明确网格长、网格员,统一定岗、统一定责,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米”。

要及时摸排化解矛盾。坚持学习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接待调处等渠道,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员、红袖标巡逻员等作用,健全矛盾纠纷周排查、月调度和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随时排查制度,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有效提升调解效能,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要加快数字技术运用。依托互联网,加快推进“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人员信息动态调整、矛盾纠纷实时跟踪、重点人群服务需求统计等功能,加强与网格中心平台并网连接,细化各层级办理事项跟踪督导,为全面收集、精准派单、分级流转、限时办结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要构建共治共享格局。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加大引导力度,积极践行“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不断培育群众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宣传“道德模范”等正能量,激励善行义举形成良好风尚,不断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激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

(罗宽)成都市温江区永宁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