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宁都县宁师附小 | 静雅讲堂:师者匠心 育人筑梦

中国网 2023-09-19 15:29:2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君子之风范也。附小人,践行之,立足当前,知行兼修,守望教育,成就孩子,更成就自己......

宁师附小从2023年春起,在教师大会上陆续推出以“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为主题的系列讲座,邀请学校优秀教师讲述自己教学生涯中的苦与乐、顿悟与感动、磨砺与成长、智慧与情怀。本期推出张春燕老师的《师者匠心 育人筑梦》。一起来分享张春燕老师的教育教学故事吧。

张春燕,中小学一级教师。从教30年来,她忠诚于教育事业,始终以四有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她先后被评为赣州市第三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全县优秀教师。她所写的论文《快乐数学教学之我见》获省一等奖;《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几点思考》荣获赣州市教育学会一等奖。她曾多次承担县级公开课教学,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

一、“教授”缘来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1994年8月,我作为优秀毕业生,被分配到宁都县第二小学任教。在那里,我遇到了赏识我的周家添校长和宋早生主任,还得到了像简东英、温侦英、李三秀等这些教学能手的指导。2000年,踌躇满志的我回到自己的母校宁师附小任教。

2001年我任教五(5)班,刚上课不到两周的某一天,正当我夹着课本、教案走到教室门口时,班长赖晓微把我拦下了,她极其严肃的说:“张老师,你不能这样上课,我们不欢迎你这样的老师”。这当头一棒,把我打得一愣一愣地,回家差点哭出来。了解之后得知,因为我打破了当时灌输式教学模式,借助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展示,班上有点吵。这种教学方式,与其他老师截然不同,她担心个别学生会借此捣乱,扰乱课堂秩序。

面对班长的质疑,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订阅报刊、杂志,引入小组竞争模式以改变现状。从那天起,我每天一早洗漱完第一件事就是备课写教案。连吃饭、睡觉都在想着如何上好课,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带的班在五年级统考中平均分高出其它班一大截,孩子们喜欢上了我的课堂,也喜欢上了我这个老师。与我搭班的刘向阳老师见证了我的改变,所以给我取了这个“外号”——“教授”。这个玩笑似的“外号”,全校师生知晓,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我明白了学高才能为人师,身正方可为世范。

二、葵花宝典

师者匠心、育人筑梦。我写教学日记反思的行为得益于参加赣州市举办的一次培训讲座。当时,时任上海静安区教研员的曹培英在讲座时告诫我们:“我们忙忙碌碌工作一辈子,总得给自己留下点东西吧。”这句发人深省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于是,我开始写日记、写反思、写设计,把自己每天如何上课、每年教过的学生记录下来。闲时看看这些本子,回顾我这些年走过的教学之路,这也算对自己的一种交代吧。把课堂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灵光乍现,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记录在我的教学日记上,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正是这种微不足道的习惯,帮助我解决了教学生涯中的无数个燃眉之急。现在我已经积累了二十多本这样的“葵花宝典。”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令我欣慰的是,我的付出得到了家长朋友的肯定,2014年,有家长在宁都州人网公开对我的师德师风进行了点赞。师者,是用育人匠心打磨细节,让值得成为答案;用朴实无华的坚持,成就不折不扣的“倔匠”。

三、师生情深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去年,我的学生廖伟良考上合肥工业大学,他专程来学校与我分享这个好消息,并邀请我参加他的升学宴。每年的暑假,我总能收到往届学生的问候,特别是高中毕业或大学毕业的学生自发来看望我,让我深受感动。2001届五(5)班县奥赛一等奖获得者何承儒同学,在南昌工作后联系了十几个同班同学,找到我和我的搭班老师,请我们吃了顿饭,还重返附小与我们合影。这是我教学生涯多年最值得欣慰的事情之一。我们小学老师每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真正陪伴孩子们的时间有时比家人还多,如何让孩子们信服你,除了你的学识、人格外,还有就是对孩子们母亲般的呵护和关爱。让孩子们对这个班有归属感,对老师有依恋感、敬畏感。

不知何时开始我的包里放了清凉油、创口贴、糖果这些小物件。上课表现特别棒的孩子奖一颗糖;孩子不舒服,肚子疼又没必要回家时,涂抹些清凉油;孩子不小心弄伤了贴个创可贴。去年我班上的一个残疾儿童为了引起我的关注,隔几天说不舒服。当我给他涂抹上清凉油后他就乖乖地回座位上听讲。是啊,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三十年风风雨雨,三尺讲台,四季耕耘,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我无怨亦无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辈教师应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担筑梦育人使命、守教育报国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结语

悟教育精粹,品静雅之美。

附小人恬静淡雅,向光而行。他们犹如夏日,饱含炽热情怀;又如冬雪,怀揣无瑕初心。他们以专业之精传道解惑,以高尚之德潜心育人,他们用爱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闪闪发光。

让我们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励志做新时代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