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播电影《风起建昌》刮来什么风

中国网 2024-07-26 16:40:51     

7月22日,由小河淌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和江西省南城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出品的电影《风起建昌》在CCTV6首播。《风起建昌》是一部取材于南城、再现地方优秀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电影。影片以建昌帮中医药药商为主线,讲述了以药材而闻名的建昌府在明末乱世中的风雨沉浮故事。建昌府(今江西南城)周围原本商路畅通,商道车水马龙,后逢乱世,匪患横行、尸横遍野。一时间,建昌的药材难以出府,严重滞销,百姓苦不堪言。为打通生路,建昌府万众商户决定共同举起“建昌帮”大旗,一同建“帮”驱匪,踏出了一条从建昌通往四方的繁华大道。

image.png

建昌帮举行职业技能比赛。

01

“创作《风起建昌》剧本,一开始就是想更好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中医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咱们江西南城建昌帮药业久远的历史、辉煌的成就。”谈起《风起建昌》创作的初衷,电影编剧、知名剧作家方苹这样说。南城是江西建县最早的十八古县之一。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大将灌婴进驻豫章郡,筑南昌城。为了拱卫郡守,选中南城筑城建县。因县城建在郡城之南,故称南城。地处豫章之南、赣东腹地的南城,“扼五岭之咽喉,控三吴之襟带”,历代为军、路、府治所在地,素有“赣地名府、抚郡望县”之称。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南城涌现出了数百位闻名于世的杰出医药学家,形成了理论丰富、著作丰硕、临床诊疗技术独特、传承久远的医学流派——旴江医学,孕育出灿烂的“建昌帮”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之一,“建昌帮”与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是全国13个大药帮之一。建昌帮擅长传统饮片加工炮制,中药界至今还有“樟树的路道,建昌的制炒”“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建昌不行”之说。早在东晋时期,道士葛洪就曾在南城麻姑山采药炼丹、著书立说。《道光南城县志》载曰:“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自号抱朴子。究览典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洪见天下已乱,避地南城麻姑山。有葛仙丹井相传,洪于此炼丹故名”。北宋时期,官府在南城一带设立“建昌军药局”,推广《局方》各种膏丹丸散中成药,控制药市经营。元代,朝野崇尚医药,旴江名医迭出。旴江,古时亦曰建昌江。显然,建昌药业与旴江医学是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建昌药业在明清时达到鼎盛,那时建昌药商前往全国各地的药材产地定购药材,常常以预付银元、钱庄票证抵押等方式,包山订购整座药山的药材。建昌药业强大的影响力,吸引了南方各省市药商前来交易。当年的旴江河里,装运药材的船只川流不息,整座城都弥漫着中药的芳香。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传统市场丧失,一些经营了百年之久的大药栈(行)倒闭,药商处境艰难,药市异常萧条,“建昌帮”药业遭受严重打击。抗战爆发后,日寇两次轰炸南城,“建昌帮” 四街店屋全毁,商贩集结街头,无家可归,药业基地被摧毁,“建昌帮”药业急剧衰落。2019年,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南城“建昌帮”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重振“建昌帮”,传承发展旴江医学,将南城打造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国南方中医药产业聚集区、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示范区。“《风起建昌》电影在央视黄金档首播,更好推介了建昌帮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打开了一扇了解南城‘建昌帮’中医药的窗口。”南城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年轻药工崔家泉说。

image.png

建昌帮药工用建刀切制切片。

02

《风起建昌》以线性的叙事方式呈现,采用交叉多个层面和视角的剪辑手法,描绘了不同时间段、不同场景下主角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既有精益求精的商帮文化,又有烽烟四起的战场,还有恩恩怨怨的爱恨情愁……同时,通过精湛的角色塑造、情节发展和丰富而细腻的镜头语言,明暗对比和色彩处理,精美灯光效果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触动观众心弦。“影片中反映的这段‘建昌帮’历史跟明代的封藩制有着密切联系。”方苹认为,益王封地的荣耀不仅给建昌府带来了王城的地位,也为建昌药业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朝,朱元璋有两支后代曾先后封藩建昌府(南城县)。第一支是仁宗第六子朱瞻垌,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被封为荆宪王,通称荆王。宣德四年(1429)就藩建昌,前后经历了十七个年头。第二支是朱元璋的六世孙,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个儿子朱佑槟益端王,他六岁封益王,十七岁就藩建昌。从弘治八年(1495)益端王朱佑槟封藩建昌起到崇祯十七年(1644)益末王朱慈炱止的149年间,在南城一共世袭了七代八个益王,是当时江西三大藩王之一。益端王朱佑槟个人喜欢研究医药,“医寻岐黄,博究元妙。辨医方,梓《玉机微义》。精制丸散;每给赐以治人。御官守严但有恩,待郡君而不扰”。他不仅从京城带来了御用药典,还在益王府内设立医学(校)、良医所、大药局,招聘建昌府本地的良医为其所用,并征收药材,精制丸散,推动药物加工炮制走上了手工作坊式生产道路。《道光南城县志》里记载了益王府一位知名医药名家程式,时人对其评价甚高:“以医名,凡诊治无不神应。”益王王府医学的发展,推动了‘建昌帮’药业的兴盛,“南城客,建昌帮,人参鹿茸用船装”,建昌帮以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独特技术在药界崭露头角,其药材集散经营销售也形成特色。“从建昌帮与洪门的发展来看,明末的这段历史与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不可抛开的联系。”方苹认为,随着明代的灭亡,在建昌府还活跃一支神秘的反清复明的力量——洪门。《南城县志》记载“洪门明季创盟于建昌明益藩王族”,是由居住在江西建昌的明益藩罗川王、永宁王等宗社党成员骨干所创建。至今在南城县天井源乡尧坊村还保存着建筑完美的船屋,不少史学家都认为其是洪门当年的议事秘密基地。

image.png

老药工讲授建昌帮炮制技艺。

03

“电影《风起建昌》,旨在讴歌中华优秀中医药文化中‘唯药求真、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和建昌药商‘诚信至上、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宝贵品质,同时再现建昌人‘通慧而善贾’‘人尽商’‘乐为远游’的历史风貌,让古老的‘建昌帮’炮制技术发扬光大,造福于民。”方苹表示。作为江右商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昌帮”秉持厚道精诚,践行“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毋逞其巧”的炮制技艺要领,切、浸、煎、滤、熬、收,每一步都要做到一丝不苟,唯药求真,精益求精。“是药三分毒,多一味、少一味,增一分、减一分都不行。不求精准会出人命!再繁也不能省人工,再贵也不可减物力,做药靠的就是一步一步的坚实。”有着“中华老药工”之称的建昌帮非遗传承人张祯祥认为,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是“建昌帮”的精髓。“做药讲的是良心,学医用药必先学德,德是根本。”国家级中药炮制大师刘香保认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德”,“建昌帮”对待患者,不问贫富,不问长幼,不问美丑,不问亲疏,一视同仁;对待药材,懂得珍惜、懂得敬畏、懂得适得其所,不管炮制什么药,绝不偷工减料,绝不苟且马虎,绝不以次掺假。与刘香保一样,一大批“建昌帮”老药工数十年如一日使用道地药材和传统炮制工艺,打造精品中药。在《风起建昌》中,世代以药为生的建昌人乱世求存,不屈从命运,打通生路,共同举起“建昌帮”大旗、造福苍生百姓的壮举也体现出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彭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