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2024-07-26 17:21:06
蔚蓝的海洋,孕育着无限希望。千百年来,矗立东海之滨的福建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7月11日,是我国第20个航海日。同日,福建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锚定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前瞻布局、系统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要加强“数字海洋”建设,提升海洋数字化治理水平,整合汇聚数据资源,力争实现海洋产业与资源分布一张图。“数字”赋能,福建蓝色经济迸发新活力,引领海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数字”入海 畅通信息高速路
加快数字海洋赋能,激活海洋新质生产力的业态模式。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建”,为新福建海洋强省建设注入强劲且高速的“蓝色动能”。
过去,依托岸上基站,渔民离开海岸3公里就会失去通信信号,船只成了茫茫大海中的“信息孤岛”。但如今,福建多地大中型渔船都安装了全新通信终端,可连接亚太6D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相当于把移动WiFi“搬”上船。依托“海联网”工程的高通量卫星互联网,打破了福建传统通信传输局限,海上通信体验大升级,带宽提高10倍,上网速率提高8倍,海上渔船实现视频通话、直播等无缝切换,极大地提升了岸海通讯能力。同时,也破解了海上船只通讯盲区,实现海上应急“可视化”指挥,进一步保障渔民海上作业安全。福州、泉州、宁德等地在推动实施渔船“宽带入海”工程的同时,积极为当地渔民提供宽带惠民政策福利,为渔船渔民“凿”出一条安全、畅通的海上信息高速路。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海岸30公里内5G网络覆盖、海洋高通量卫星互联网试点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143台(套)“空天陆潜”立体化海洋观测系统,海洋智能预报水平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福建将继续优化升级海岛区域宽带网络,探索海缆、卫星、微波等通信技术手段,逐步推进海岛“双千兆”网络建设;推动沿海海域移动网络覆盖,逐步扩展沿海海域5G信号覆盖范围。
“数字”领航 加速海上数字化应用落地
随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融合创新,数字技术正发挥着对实体经济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连江黄岐国家中心渔港是福建省首个智慧渔港项目,推动渔港、渔船和船员的管理由传统手段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打造全省智慧渔港建设标杆。渔港发挥“智脑”亮点作用,全面管控“港、人、船”,实现船舶进出港监控管理、职务船员定点上船监控管理、渔港区域内智能化安全保障、渔港外重点海域监控管理等四大应用场景,在海洋综合管理、治理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
海洋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的洋流、温度是密切相关的。5月31日,来自国内智慧海洋相关领域的专家共聚福州,共研讨构建全新的智慧海洋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其中便提到了全空间无人体系是未来“智慧海洋”的发展趋势。以“数字福建”为引领,福建大力推进海洋与渔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明确建设“空天陆潜”海洋立体观测系统,探索“数字海洋”的更多可能性,加速更多海上数字化应用落地。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福建“数字海洋”建设成果丰硕。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海洋”建设,并不断取得新成效,已在海洋立体观测网、海洋环境服务、海洋应急指挥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应用示范。今年,福建“数字海洋”多项成果亮相第七届数字峰会,“连江智慧海上综合管理平台”“宁德移动5G+智慧海洋”等数字化成果层出不穷,多项目融合大数据AI智能、5G智慧船舶等技术,助力智慧海洋跨越发展。
作为国家智慧海洋建设示范区,福建积极擘画“智慧海洋”新生态。福建气象部门研发“一带一路”沿线海域生态监测系统,海温监测多星数据融合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基于风云系列卫星,开展海雾、海温等海洋生态卫星遥感产品的应用和服务,全力保护海洋生态,助力新兴海洋产业布局建设,形成覆盖福建全省渔船的海洋卫星宽带通信网络,构建完善的海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扬帆“数字海洋”,建设海洋强省。“数字海洋”建设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7月11日,福建省发布“海上福建”建设最新成效。去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已达1.2万亿元。未来,福建将进一步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抢抓机遇,把海洋强国战略转化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生动实践,加快建设“海上福建”,为新福建建设注入强劲“蓝色动能”。(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