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中国网 2022-11-23 10:17:12     

河南省西峡县坚持以观念能力作风开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强化水源涵养区水质保护,全面实施河长制,深化落实“河长+”工作机制,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做出了突出贡献。2021年全省采砂管理暨河长制培训班在西峡召开,西峡县采砂管理“严把五关”及采后生态修复的典型做法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高位推动,健全河长体系。将全县512条河流、64座水库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明确县级河长15人、乡级河长163人、村级河长273人。其中主要领导分别担任鹳河、淇河、湍河三大水系总河长;14个县直部门作为县级河长联系单位,负责县级河长巡河等日常工作。根据河道和水库的保洁难度划分,聘任保洁员683名、巡查员273名,网格长、网格员300余名,年投入护河经费300万元,实现全县512条河流分区分段都有人管护,为护河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和资金保障。明确县乡村三级河长、各乡镇(街道)、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并进行分解细化,将履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县委巡察重要内容,作为评价单位领导班子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创新机制,激发治水活力。深化落实水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创新“河长+”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党建引领机制。印发《西峡县全域党建助力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各级河库治理联合党组织50余个,600余名党员常态化巡河护河,通过发挥联合党组织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助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到“有力有为”转变。二是建立河库巡查保洁机制。按照河道和水库的保洁难度划分,设置保洁员683名、巡查员284名,管护河道长度近1390公里,设立河道警长68名,强化河库日常管护,维护水事环境秩序。三是建立“三长”联动机制。印发《西峡县河长制办公室 西峡县人民检察院 西峡县公安局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县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检察院、公安局一把手和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对发现的案件线索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进行办理,推动河湖“四乱”问题解决,已累计通过“三长”机制下发检察建议书11份,督促整改疑难河湖问题11个。四是探索服务型执法工作理念。强化“三长”联动,探索从事后处置转为事前加大宣传指导服务,提前对存在河湖“四乱”问题风险的涉河问题大力开展事前宣传教育和警示提醒,确保项目业主、施工单位主动知法、守法,最大程度避免河湖“四乱”问题发生后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有效降低问题整改和执法成本,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五是建立“河长+智慧监管”机制。建成“智慧河长”综合管理系统,对县域64座中小型水库和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重点河流进行动态监视,确保重要河段、敏感水域“实时可见,全程可溯”。系统建成以来,累计发现交办各类涉河涉砂违法线索20余条,及时劝离河道内嬉戏儿童15次,加大防溺水工作力度,推动河湖监管由“人防”向“人防+技防”模式转变。

深化整治,维护河库生态。一方面,以“大整治”推动“大保护”。围绕河库“清四乱”,先后开展打击河库非法采砂“雷霆”行动百日攻坚和生态河库综合整治专项、涉河违 建专项、蛇尾河流域环境专项治理、河流清洁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排查整治各类问题300余个,行政处罚37起,刑事立案9起,治安拘留4人,移交纪委线索5起,清理河道内弃料1.8万方、无主砂堆800余处,修复河道500多公里,河库管护成效明显。另一方面,以“小切口”保障“大安全”。聚焦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强力推进碍洪突出问题整治,县第一总河长、总河长联合签发年度第1号总河长令《关于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的决定》,配套印发《西峡县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全面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和成员单位责任,围绕重点任务全面排查,集中开展整治工作。全年共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巡查河道20000余公里,排查防汛隐患40余个、妨碍行洪突出问题5个,全部整改到位。

提质扩面,延伸管理范围。聚焦塘坝治理,将小微水体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全面实施“塘长制”,有效打通河湖治理与管护“神经末梢”。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将辖区内沟、渠、塘、堰、坝等小微水体纳入“清四乱”范畴,实施一塘一策、分类分批,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围绕产业发展,以塘坝整治助力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生态水网。二是压实整治责任。将经过整治塘坝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由乡镇主要领导担任总塘长、包村党政领导担任乡镇级塘长、村支部书记担任村级塘长;同步建立乡村两级塘长定期巡塘制度,确保坑塘管护到位,持续发挥效益。三是强化产业互融。在保障农业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的同时,以坑塘堰坝整治助推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发展,为种植采摘、养殖垂钓、民俗餐饮、特色旅游等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实现水清岸绿、林果飘香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坑塘建设整治499座,增加库容230余万立方米,受益群众11万人,受益土地16万亩,走出一条“小坑塘服务大产业,小生态助推大振兴”的山区特色发展之路。(徐远果 张全宏 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