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撑起风帆的人们——凌源市实验中学高质量发展侧记

中国网 2022-11-29 18:55:00     

武利华

写在前面

凌源市实验中学创建于2005年,2008年通过省示范性高中验收。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2945人。学校占地面积1305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4212平方米。秉持“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和“文明、节俭、和谐、向上”的校风,坚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形成“严谨、精湛、善诱、创新”的教风和“勤奋、博学、善思、进取”的学风,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学风浓厚、教风严谨、校风纯正,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教师水平一流、高考成绩辉煌,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圣地。

凌源市实验中学曾获得辽宁省示范性高中、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辽宁省模范卫生学校、朝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凌源市模范学校等40多项政府授予的荣誉。高考成绩连续攀升,年年刷新纪录。2019年,600分以上79人;2020年,2人考入清华大学;2021年,600分以上106人;2022年,乌晗、乔渤然考入清华大学,乌晗考出了706的高分。

凌源市实验中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色党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二是完备的基础设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完善的制度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明标定向。四是严明的干部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五是精专的教师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六是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践行了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

凌源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  校长  吴海文

打开电脑,输入朝阳、凌源、高考三个关键词,在一溜儿下拉菜单中,凌源市实验中学七个字就会挤满你的眼球。在大山的褶皱里竟培养出超700分的高手?我带着满腹疑惑和无比崇敬走进辽西之西的小城——凌源,去探寻这艘教育航母乘风破浪的秘笈。

凌源,虽地处偏远的辽西,但这里却是中华民族寻祖求源的圣地,5000年前诞生了红山文化;凌源,虽没有高校坐落,但1986年被评为中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凌源,虽经济欠发达,但2006年实现高中教育城镇化;凌源市实验中学建校时间虽短,但她却是凌源市高中教育的“龙血凤髓”。

凌源市实验中学球类运动区

精致设计:凌水之源大美实验

凌源市实验中学南邻凌河水,北靠草帽山。乘坐京沈高铁牛河梁高铁站下车,从南门进入校园,迎面而来的是万世师表的孔子,他双手执笏、面带微笑,让你仿佛要穿透两千年的时空,摇头晃脑地朗上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乘坐长深高速,从北门进入校园,穿过高大的龙门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耸立的校园文化石,石上“滴水穿石”四个大字鲜活欲滴,让你似乎看到“铁杵磨针”婆婆的坚毅,决心要做一个无坚不摧的实验人。

实验中学校园环境优雅别致,一步一景,一景一意,20000余平方米的绿地有花、有草、有树、有水。门前白杨笔直挺立,周边垂柳婀娜妩媚,甬路侧柏鸟鸣宛转,高大银杏鹊筑枝头,佳木叠翠,四季绿透。校园喷泉高低错落,演奏高山流水;池塘流水潺潺,游鱼欢跃嬉戏;路灯璀璨、彩光变幻,让人想到希望与远方。近千延长米的文化墙上万里长城、黄山迎客松栩栩如生,标语和诗词让人励志懂礼。

200亩的校园里,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餐饮中心等一应俱全,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分合有度,井然有序。400m标准跑道的塑胶操场、绿地毯般的足球场、柏油铺就的篮球场和体育馆相对独立,互成体系。

“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环境育人是不争之理。分管后勤工作的刘爱国校长深知环境育人的道理,对校园环境建设真可谓匠心打造,精心设计。他略推金边眼镜,说:“我校环境建设的理念体现了‘五化四性一体’。‘五化’就是硬化、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四性’是指特色建设体现永久性、常规环境体现优美性、校园文化体现育人性、服务设施体现关怀性;‘一体’就是室内室外环境建设一体化,营造一种校园环境美、文化底蕴厚、艺术氛围浓的育人环境,达到让每一片绿叶都怡人,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受到无限的教育。”

凌源市实验中学领导班子在分析高考成绩

精心擘画:文海长风筑梦实验

一桌一椅、一台电脑一个书橱、一盆君子兰一张沙发,这就是凌源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的办公室。书橱里、电脑侧、沙发扶手,甚至地板上摆放的都是书。墙上挂着字画,据说这都是他学生的手笔。可谁能想到就是在这样的一间办公室里却设计出那么完美的校园环境,擘画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吴海文,凌源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昵称文海。吴校长,初相见,儒雅、和善;再相识,睿智、坚韧。

十几年来,实验中学在历任校长的赓续努力下,走过了融合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目前,在吴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在促膝交流中,吴校长前瞻、睿智、坚韧、精细的管理体系让人折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经典论述再次得到印证。

“我是党员,让我来!”

实验中学教职工近一半都是党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颗重要棋子,吴校长高度重视学校的党建工作。在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他开展了“明身份,践使命;勇担当,争先锋”特色党建活动。吴校长说:“破解党建工作‘两层皮’的难点在于你的思维方式。如果把党建工作只看做是走进会场、走进书本,那‘主题教育、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活动就失去活力,还显枯燥。我们学校的党建工作是走出会场,走出书本,走向鲜活的生活,与具体的教学工作、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从事多年党务工作的我,多年苦思不能破解的“两层皮”现象,被吴校长的一个逆向思维就轻易地解决了,真是惊得我目瞪口呆啊。这也是我的党建工作的一个意外收获,我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睿智!

“我是党员,让我来!不只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还体现在实验中学党员的行动中。”分管党务工作的赵恩彬书记说。

德育副主任于亚文,50岁左右,中等身材,音乐、武术、主持都是一把好手,工作更是一丝不苟。他十几年如一日,披着清晨的霜露,伴着午夜的星辰,早来晚走。当学校要抽调教师去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时,他第一个报了名并铿锵有力地如是说。仅2022年,他就先后三次参加凌源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工作了50多天。这样工作的人,不只于主任一个人。2022年,全校教职工参加新冠疫情防控服务总时长达3000多小时,平均每位教职工服务10小时。

“我一生真正辉煌的,不是打了几十次胜仗,这都在滑铁卢被抹去了,不过有一样东西不会被抹去,他将永垂不朽”。(拿破仑语)这永垂不朽的东西就是《法典》,《法典》消除混乱,规范秩序。实验中学四所学校合并在一处,如何融合呢?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章立制。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现在形成了《凌源市实验中学制度汇编》,制度汇编包括了党的建设、教师考核、领导职责、教学管理、班级评比、学生管理、总务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文娱制度等十篇。具体篇目里又细化为若干章节,比如学生管理篇有分班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午间拉歌制度、板报评比制度等等。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全体师生提供行为的规范,按章行事、成事、评事,破解了关系网、小圈子、人情牌等不必要的精神压力,让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没有精神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减负”建立了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

“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明职尽责,团结协作,凝心聚力,领导干部按职责完成情况进行定量考核”,这是吴校长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必谋其政”,这是吴校长对学校领导干部的谆谆教诲。这项举措,这教诲让领导干部“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增强了学校的领导力、战斗力、服务力、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上下形成一盘棋,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打造高效课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生机勃勃。这些举措,让领导们在意的是工作,不在乎职位的称呼。高一年部没有副校长带头,在年部主任于宗永的带领下,也把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条清理晰。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网络培训中,有事请敲门”,大约有一周的时间,吴校长办公室的门上贴着这样的一个纸条。“网上培训,挂上得了呗”,好多人可能都会这么干,可吴校长却与众不同,他是真学习。吴校长不但自己学习,他还组织教师们学习。为了更好的把握备考方向、及时了解高考信息,提高备考效率,他分别组织数学教师参加辽宁省高中数学学科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研讨会;组织语文教师参加辽宁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研讨会;组织生物教师参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的“基于教材框架的单位整体教学设计”研讨会。学习名校备考经验、学习名师教学方法,提高自身面对新高考的备考能力。吴校长学习业务,也学习政治,每天都要挤出时间登陆“学习强国”,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他的段位还是十年磨剑呢。在吴校长的带动下,实验中学教师的自觉学习风正气浓。

凌源市实验中学老师的课堂教学

精深研训:百舸争流逐梦实验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实验中学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86人,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朝阳名师3人,市级优秀班主任7人,市级优秀教师9人。教师积极投身教改和科研活动,近年来,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十多项、省级课题研究三十多项,全校教师共撰写发表各级各类论文500余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打开凌源市实验中学教师的信息表,在身份证一栏内,你会发现开头的数字不只是“211”,还有“210、220、140、150、370、410……”实验中学不但接收了原来3所学校的部分教师,还从全国各地招收一大批高校毕业生。使原本结构复杂的教师队伍更加复杂。如何培养一支精明强干的教师队伍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的重要任务。但吴校长早已胸有成竹,他的培养理念就是“青蓝工程,扶其成长;重用担责,促其成熟。”

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精力、热情、思路,重用青年人,有利于事业的创新发展。学校培养青年人分“四步走”。第一步是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培养,老教师做好青年教师的引路人。举行拜师仪式,确定师徒培养计划,验收结对效果。第二步是“舞台展示”。重点抓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常规,通过组织竞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浪潮,同时,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他们争当优秀教育工作者、赛课能手、学科带头人,乃至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第三步是实施“岗位历练”。学校努力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在课程改革、教科研、教学实践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的舞台上展示才华,积极支持他们投身课改和各种教改实验,成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并举的新型教师人才。第四步是实施“破格重用”。我校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对杰出的青年教师,要敢于大胆使用,破格晋升提拔,使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使青年教师增强动力,不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说起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实验的每位青年教师都有一段“拜师学艺”精彩的人生经历。就拿生物教师刘艳辉来说吧。2008年,她被招到凌源市实验中学的时候还是一个毛手毛脚的假小子,站在讲台上真冒汗啊。和小班班主任刘振发老师结为师徒,一年出徒,第二年任小班生物课,第四年担任班主任。2020、2021、2022连任三年加强班生物教师,三年有5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她有5节课例获得省、市优秀课,2项教育科研获省级优秀课题,公开发表教学论文2篇,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教师。回首往事,犹在梦里,用她的话来说,“这辈子最感谢的就是我的师傅刘振发,没有他就没有我的现在”。其实,她也感谢学校领导,感谢学校,感谢学校的培养理念。

每位实验教师在成功的背后,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刘艳辉两口子都是实验教师,孩子小没人照顾,只好把黑龙江的婆婆接过来照顾孩子;孩子生病了也无暇顾及,孩子在医院哭着找妈妈,而他还是给学生们上完课,拖着疲惫的身子去看孩子,可孩子却含着泪睡着了。她看着睡着的孩子也愧疚,她没有哭。在市里高考表彰会上听校长讲话,她哭了,哭的长泪横流。校长说,“……生物老师刘艳辉,连续三年教加强班,嗓子哑,吃药顶着,没因为自身原因耽误过一节课,工作有耐心、有爱心、有信心,是爱岗敬业实验精神的再现。三年来,我见证了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的酸甜苦辣。在此,请允许我向起早贪晚奋战在凌源高中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你们是家乡人心中最可爱的人!”她哭了,泪水打湿了胸前耀眼的红花。2022年,实验人挥洒汗水;2022年,实验人激动流泪;2022年,实验中学门前的大凌河长高了水位。

“三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课程改革”,提高任课教师的课堂实效。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教学质量主线,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着眼于课堂。学校课程改革的总方针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时间还给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这方面工作,学校教学副校长曾庆贺最有发言权。他向我介绍说:“学校课程改革立足本校,以校本教研为基本抓手,注重抓在平常、抓在经常,加强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让老师在实践中互相帮助提高。各学科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产生本学科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教务处要对各种课型进行评估,把高效的课型确立、改造成本校模式,再借助公开课、示范课进一步引领,继而在全校推广开展。我校教师紧扣时代脉搏,从未停息耕耘的脚步,攻克教学上一个又一个难关,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也取得了课堂教学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

远的不说,就近两年,凌源市实验中学就有5人所授的课被评为省级优秀课,有12人所授的课被评为朝阳市级优秀课,有8人所授的课被评为凌源市级优秀课。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朝阳市首届普通高中教师“说高考题”大赛中,实验中学数学、物理、地理三个学科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实验中学数学学科、地理学科分别获得一等奖,并获得团体一等奖,其中韩丹老师将代表朝阳市参加辽宁省说高考题大赛。

“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教育科研”,突出骨干教师的个性发展。

在实验中学有一间最大的个人办公室,相当于3个校长室大小。何等人物,如此“阔绰”?走进门口,门口两块金色的牌子,让你惊讶。这牌子是:朝阳市名师曾庆贺工作室、朝阳市名师刘海涛工作室。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对骨干教师创新培养方式,努力实现教研与科研一体化、业务培训与教学实践一体化,改革骨干教师培养策略,为骨干教师的提高搭建平台。

“学校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人为本,突出个性’的培养理念造就了我。”和刘海涛老师谈起个人成长之路,他无不谦虚地说。“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的生存能力,能尽己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是刘海涛老师的教育理念。凭借着这样的育人理念,刘老师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同时他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辽宁省骨干教师、朝阳市“高中语文教学名师”、《朝阳市斑斓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他头上的光环,真是斑斓纷呈,让人啧啧赞叹。近日,刘海涛再度被凌源市教育局任命为“凌源市德育名师讲师团”副团长,凌源市首批高中兼职研训员。

马希宝、孙宇、李素苹、王志强、石国庆……实验大咖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各的独门秘笈,他们是实验中学个性化、人性化管理长卷的唯美注脚,是学子们登天的阶梯。

凌源市实验中学校运会上运动健儿的拼搏

精细研学:千帆竞秀圆梦实验

“一个学生对于学校来说是几千分之一,但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以人为本是治校的根本,更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抓手,这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智慧。”这是老校长对实验中学“人性化管理”的最初诠释,现在“人性化管理”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理念之一。

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戴震宇对此研究颇深。他说:“实验中学人性化管理不但体现在教师、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上,还落实在学生的培养上。人性化管理主要做到三点,一是尊重为先,二是激励为主,三是服务至上。”

所谓尊重为先,就是作为任课教师、班主任要一视同仁地为他们助力。大材大用,小材小用,无材完善完善自己用,办学的宗旨是育人,长在校园里就是园丁的苗,就要让所带的学生成人成材,有深造的机会,有作为的空间,让他们成为建设者,成为接班人,给他们信心、信念,给他们成长、担当的勇气与力量。

所谓激励为主,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关键看进步,评比表奖中,设进步奖。对待出现的问题,要抓主流、看主体,区分轻重主次,现象本质,偶然必然,深入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做出实际的教育的转化。批评和处理在教育的范畴内是没有优先权的,要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潜在的优势,在肯定表扬中实现转化与优化。

所谓服务至上,学生是成长的主人、主体,服务是我们的工作的重要组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关心接济,细微之处过问指点;在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素质提高、立志创业上更需要有必要的规矩规范,做出塑造上的指导指引。围绕着学生的潜力发挥、茁壮成长,做好发动,做出带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深入探索,精心设计。

尊重面前懂得了尊重的学问,激励面前有了激励的密码,服务面前受到了感召。人性化管理,塑造自己,成全他人,生存、生活、发展、奉献就成了实验人共同的人生信条,人性化管理也成了实验中学校园的主流文化和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千里马常有,伯乐常在!”这是实验中学落实“分层管理”教学理念的铮铮誓言和旦旦信心。

因材施教,起于我国万世师表的孔子,被定为中国古代第一条教学原则。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呢?实验中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形成了细化的“分层管理”办法,“分层管理”已成为学校重要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之一。

“分层管理”主要包括“学校分层管理、教学分层管理、知识分层管理”。

学校分层管理,就是进一步细化了年级管理机制,年级中层领导任务分工明确,学校统筹部署,年级校长督导落实,为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分层管理,就是年级有层,班内有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时刻调整教学思路,侧重基础,回归教材。坚持因材施教,以学为主,精讲多练,用好课堂主阵地。

知识分层管理,就是把每科、每章、每节的知识细化为必做、选做、创做三个层次。尤其是高三阶段,包括教师的选用、轮次复习的设定、各层次目标的分解、阶段性工作计划等方面要提前做好层次分析安排。

“分层管理中,最难的环节就是教学分层管理”,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名优骨干教师马希宝老师是实施“分层管理”行家里手,在他的管理下,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大名校。今年教师节期间,凌源市主管教育的陈作婷副市长、凌源市教育局辛久辉局长亲临实验中学马希宝家慰问。马老师给他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收藏。那是一个装帧精致的本子,第一页是一张世界地图,其余每一页有一张中国地图。每张地图上都贴满了小红旗,每面小红旗都是他的一个毕业生。每一面小红旗都红的那么耀眼,我知道因为那红旗是他用左心室里的血一滴一滴泫然的。春风不语润桃李,大爱无声暖校园。马希宝老师颇有感触地说,“这里包括教情、学情分析;心态、情绪调整;教师、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等等,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只有靠热心、爱心、真心去完成。”是啊,教育就是一个真心的付出。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实验人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注重特色教育,也注重常态化的养成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常规教育抓在手心,生涯规划奠基终生。同时,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凌源市实验中学荣誉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凌源市实验中学高考成绩连续攀升,年年刷新纪录。2020年,李思远、梁一鸣双双考入清华大学;2021年高考,600分以上分数达106人,创历史新高;2022年,乌晗、乔勃然考入清华大学,乌晗考出706的高分。实验中学办学成绩卓著,备受社会关注,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都把实验中学设立为生源基地,被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数据统计中心认命为“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生源基地。

走出教学楼,回眸二楼中厅荣誉墙,那一块块奖牌闪烁的金光汇成一望无际的大海。奋进的实验中学,风正帆悬,破浪前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