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河北省首次发现热河生物群离龙类脊椎动物

中国网 2023-03-02 16:03:26     

近日,由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安排部署,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承担的“滦平县古生物化石专项调查”项目首次在河北省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离龙(Choristoderasp.)和满洲鳄(Monjurosuchus sp.)等珍稀脊椎动物化石,填补了河北省热河生物群中离龙类化石的空白。

化石赋存于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地层中,距今约1.3亿年,与狼鳍鱼、东方叶肢介、三尾拟蜉蝣等共生。离龙右侧前肢标本长约7cm,肱骨、尺骨、桡骨和指骨保存清晰,其尺桡骨关节头圆钝,指骨前端见爪钩;满洲鳄标本显示群居特点,躯干和尾部关联保存,包括头骨、颈椎、背椎、肋骨和尾椎等,其中尾椎长约13cm,椎体双平型,椎弓高且与椎体近于垂直,头骨为下颞孔后部,下颞孔椭圆形,大小2.8×2cm,构成下颞孔的方颧骨、鳞骨具瘤状纹饰。研究表明,离龙为双孔类爬行动物,体型一般较小,具群居习性,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这反映当时滦平盆地具有温暖适宜的气候和食源丰富的生态环境。

据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易鸿宇介绍:离龙是一类半水生的史前爬行动物,在早白垩世的生态系统中属于顶级捕食者。离龙为群居生物,其化石常呈大量富集的状态保存,所以此次发现离龙的化石产地具有巨大的科研和科普价值。此类生物的研究在中国始于上世纪末,开展相对较晚,而河北省的离龙类化石研究还处于基本空白的阶段,目前的发现为冀北热河生物群增加了新成员,能够为恢复热河生物群的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提供良好的佐证。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大力推进古生物化石资源与体育文化、长城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精心打造文旅融合、全域全季旅游的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何立 王茂江)

满洲鳄躯干(Monjurosuchus sp.)标本

满洲鳄尾部(Monjurosuchus sp.)标本

离龙类(Choristodera sp.)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