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赣州赣县:古老曲艺“坐堂班”薪火相传

中国网 2024-01-13 17:07:42     

传承传统文化,赓续精神血脉。赣县王母渡、阳埠等乡镇流传一种古老的曲艺艺术,名叫“坐堂班”,俗称“坐唱”。人们在新居落成、开张庆典、婚丧嫁娶等重大民事活动都会邀请“坐堂班”前来助兴,以烘托气氛。

“坐堂班”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韩坊、大埠、王母渡、湖江、沙地、田村、南塘、吉埠等地,农家有婚丧喜事,爱请坐堂班演唱。可见坐堂班当时在赣县的影响极为广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坐堂班”,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坐堂班”的渊源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始建于汉朝的田村契真寺,元、明鼎盛时期,寺庙和尚多达二、三百人,其声望之大远及闽、粤、湘、浙、晥等周边省份。每年庙会期间,各地来田村契真寺朝拜的香客盛多,有平民百姓,文人学士、商贾官绅之眷属等,他们日间朝神拜佛,夜间闲时唱些高腔、昆腔曲子,人们跟着学唱,一些私塾也争相传唱,形成了以唱高腔清唱的“坐堂班”。国家级非遗项目“东河戏”就是在坐堂班的基础上,结合扮故事的形式搬上舞台演变而成。

“坐堂班”形式简单,内容丰富。“坐堂班”一般由5——6人组成,他们素装打扮,围桌而坐,和琴而唱,形式简单而灵活。演唱的内容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题材为主;声腔以高腔、弹腔为主。早期唱“高腔”为主,发展到现在以唱弹腔(西皮、二黄)为主;语言以中州韵为基础的赣州官话;演唱的剧目大多数与东河戏相同,视不同的民事活动而选择相应的剧目,如:新居落成唱《满堂福》,祝寿唱《郭子仪上寿》《王母上寿》,婚嫁则唱《龙凤呈祥》等剧目,演唱的剧目大多数与东河戏相同。伴奏乐器有:鼓、锣、钹、大号、唢呐、笛、京胡、三弦等,伴奏以吹打击乐为主,声腔部分以京胡、三弦为主。

“坐堂班”祭祖习俗,风格独特。据了解,“坐堂班”至今还延续了传统的祭祖习俗。但凡坐堂班的学徒拜师学艺,都要按照习俗举行祭祖仪式,祭祖用的贡品也非常特别,有笛子、鼓锤、云板、花米、红布等实物。据王母渡坐堂班刘班主口述,坐堂班的师祖叫“师旷”,是春秋时期的乐师和道家,除坐堂班学徒拜师要举行祭祖仪式外,人们新居、宗祠、庙宇落成等也要举行祭祖仪式,寓意驱邪避煞,平安顺遂等美好愿望。

“坐堂班”代代相传,薪火延绵。如今,赣县王母渡、阳埠、韩坊、大埠等乡镇还保留有10几个坐堂班班社,经常活跃在各乡间庙宇。这些坐堂班当中,有的班社是纯“坐唱”,有的班社为了生计,亦或是为了迎合民事活动的需要,除了“坐唱”之外,还兼司奏乐迎送宾客(俗称“开罗鼓”)以及道法、风水、礼生等各种民俗礼仪的操办,使“坐堂班”内容更加丰富,市场更加广泛,生命力更加旺盛。人们开张庆典、婚丧嫁娶、新居落成等重大民事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该项目曾组织参加赣县生态文化旅游节民俗展演,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14年“坐堂班”被列入赣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赣县,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千年文明积淀,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赣县区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截止目前,我区有国家级非遗保护1项(东河戏),省级非遗项目4项(田村花灯、木偶戏等),市级非遗项目11项(赣县食贡、南塘麒麟狮象灯、五云柚子灯等),区级非遗项目78项。(何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