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湖南武冈市:创新五大矩阵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网 2023-07-29 13:13:46     

近年来,武冈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打造立体宣推、展览教育、社会宣传、节日节庆、文艺品牌等五大矩阵,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同心向党,感恩奋进,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武冈建设新局面,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依托线上线下平台,打造立体宣推矩阵。加强微信推介,武冈市充分运用以“道中华”为主体的网络学习宣传平台,第一时间制定下发了《关于推介关注“道中华”微信公众号的通知》,通过各单位各级微信工作群转发推介,鼓励号召全市广大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及时了解“道中华”、认真学习“道中华”、共同传播“道中华”,同步开通武冈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微信公众号“武冈石榴籽”,累计转发刊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武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动态等文章100余篇,关注量超过4万。加大新闻宣传,制定印发《武冈市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宣传工作方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纳入每月新闻宣传重点提示,新武冈、武冈新闻网、武冈融媒等市属各媒体平台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题宣传版面,“村村响”广播、宣传车等定时定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播宣传,短信平台全方位、多层面宣传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全市各中小学共同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通过校园电子屏、宣传橱窗、班组黑板报、学生手抄报、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形式广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新闻宣传,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365场次,覆盖青年5.8万余人。线下多元发力,市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住宅小区设立一批创民宣传墙、栏、牌,在主要道路出入口设置带有民族团结进步标识的道路指示牌,在同保楼、宣风楼、文庙、胜力寺等城市标志性建筑设有醒目的民族团结进步公益广告,在出租车、公交车按车身比例印制、张贴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武冈市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学习宣传,印制知识手册2万余册,精心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衫、手提袋、围裙、纸杯、徽章、雨伞等系列文创产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有形、有感、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创民工作的支持度。

立足丰富文博资源,打造展览教育矩阵。整合阵地资源,武冈在统筹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革命历史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展馆、红色记忆馆、党史教育馆、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中山堂)等一大批文博资源开展宣传教育,并依托现有场所重点打造了4个武冈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在公共文化平台增加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展示内容,深入挖掘文物承载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打造特色展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出系列革命文物精品展览,多角度全方位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红色记忆馆专门开辟民族团结展厅,陈列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专著及报刊、民族团结题材宣传画、民族团结老照片及纪念章、民族团结历史资料,湖南少数民族概况等珍贵资料,充分展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都梁记忆馆结合武冈历史文化,展现了多民族的厚重人文历史和勤劳智慧,表达了武冈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同创造历史文化,共谱文化之歌的历史和对美好生活的不倦追求,中山堂作为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在武冈办学的旧址,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许多将士为保卫中华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开展研学活动,武冈团市委、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各族青少年走进教育基地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社会实践交流活动,武冈一中、二中2500余名学生前往国防教育基地和红色记忆馆等教学基地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文艺表演等学习交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所“第二课堂”的作用,目前,全市教育基地通过承办各类培训、专题授课班、接纳青少年各类夏(冬)令营、各中小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全国游客、党员干部、党外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各民族群众代表、海外侨胞、国内外知名人士参观游学共计15万余人次。

聚焦八个文化活动,打造社会宣传矩阵。

1.建设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即百姓广场。依托百姓广场现有场地,因地制宜植入民族团结进步元素,集中展示武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群艺活动,让主题广场成为全市最欢乐、最具人气的地方。

2.打造一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以服务和教育引导群众为目的,结合中国结、石榴籽等宣传元素,将王城公园打造成宣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的主题公园,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

3.启动一辆“民族团结进步号”公交。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将武冈市56路“民族团结号”公交车专线打造成各民族团结教育的移动阵地,最大限度发挥城乡公交车流动性强、接触面广、辐射力大的优势,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效果。

4.创作一批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艺精品。整合全市文艺人才资源,创编了《山河新画卷》这一首主题突出、简洁明快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歌曲,编制了一支讲述民族团结进步的丝弦乐曲。

5.组织一次创建民族团结“金点子”征集活动。面向全市开展创建民族团结“金点子”征集活动,广泛凝聚广大市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创建工作献良策、出点子,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极大地提升市民参与创建民族团结工作的积极性。

6.举办一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在2023年武冈市委党校科干班、中青班举办主题演讲比赛,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增进广大干部职工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解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打造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大道。在云山中路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大道,通过直观宣传,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认同度,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认同度。

8.征集一个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LOGO。面向全国征集评选一个主题鲜明、标识度高,体现武冈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LOGO。设计作品较好地利用具体艺术形式深入发掘武冈历史文化,提炼城市核心要素,呈现武冈城市文脉,彰显全市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良好民族关系,有效形成武冈创建工作品牌效应。

以共享共庆为主体,打造节日节庆矩阵。共庆民族节庆,武冈通过组织相关部门策划“共享共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专题活动,引导全市各族群众“同过一个节”,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目前,已成功策划“殷殷中华情·浓浓团结味”主题中秋联谊活动、“悠悠重阳情·团结一家亲”慰问义诊联谊活动、“民俗文化喜闹元宵,民族团结情深意浓”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通过一个节日、一系列活动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开展传统联谊,市民宗局印发《关于推动武冈市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的通知》《关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通知》等文件,着力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武冈丝弦、武冈米花、武冈卤菜、武冈空饼、武冈“滩里水龙灯”、武冈石羊“走马灯 ”、望云寺“四·八乌饭节”“六·六尝新节”等传统民族节庆活动,吸引全市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认同,依托“武冈石榴籽”公众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问卷调查”的线上调查,各族群众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认同度达到95%以上。

焕新品牌价值体系,打造文艺品牌矩阵。大力组织创作,武冈市整合文艺团体创作创造力量,打造“民族团结艺家亲”文艺品牌,积极组织文艺创作人员参加邵阳市文艺作品征集,创作了歌曲、原创小品、微电影、纪录片、红色短视频等大批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艺精品力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全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征文、书信、绘画比赛,共有1000余幅作品参评,100余幅优秀作品参展,共青团武冈市委举办首届民族团结进步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收到作品1000余幅,246幅优秀作品获奖。文艺成果丰硕,原创小品《为乡村振兴助力》精彩亮相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全国农民文化艺术节,并斩获全国展演奖,《萝卜眼里长铜钱》获全国第二届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活动优秀作品、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曲艺类优秀作品奖,市音乐文学学会主席、词作家周飞跃作词,邢卫民作曲,湖南省文化厅上报的“中国梦”题材原创歌曲《这一个梦想》荣获第十二届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纪录片《这一片热土》采取以中小学生演绎的方式讲述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武冈的7个经典红色史实故事,进一步推动红色革命教育深入人心。社会认可度高,武冈市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问卷调查”网络问卷,在全市积极开展线上调查,党员干部、各界代表人士、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满意率达95%以上。(邓杰 邓勇 罗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