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中国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成功探索一一访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实录

中国网 2023-09-04 16:45:34     

2023年8月15日上午,我随江西省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程顺林、副秘书长胡传丽、秘书邬茗茗,慕名访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进入会议室坐下,迎面墙上挂着的“协会文化”“协会会风”文化墙,透视出高尚的人文环境。观看了协会宣传片,再听了常务副会长马彬和几个部门负责人凝练的介绍,我精神为之一振。脑子里迸出一个概念:这是中国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用事实解答了当前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几个重大难题。

社会组织如何提升社会地位?

社会组织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与独立性等特征,决定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体系必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很快,但也存在社会地位亟待提升的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从成立之初,以李子彬为会长的领导班子心怀信仰志存高远,协会发展成为政府信赖企业欢迎的“中小企业之家”。协会成立16年多来,紧扣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应用导向,盯住中小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瓶颈”“堵点”,集聚国家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提出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从而提升服务中央决策的能力水平。

进入数字时代,协会与时俱进,举全协会之力打造中小企业数字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在政策解读、融资对接、宣传推广、产品销售、项目申报等方面开展精准务实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的覆盖面和获得感。

协会宣传片介绍说,2009年至2020年,李子彬会长多次致信国务院总理、副总理,领导同志做出重要批示。2016年、2017年,李子彬会长多次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做重点发言。近几年,协会领导受邀多次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专家企业家座谈会。

自2010年起,协会独立研究发布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定期调研监测中小企业运行状况。目前,中央电视台每月报道,各大媒体及时转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已产生重要影响,为政府决策、行业监测和企业经营提供重要参考。

协会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研究室等多个部门建立了定期联系机制,每年参加30多场政策研讨会,提交各类报告上百篇。

协会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了解中小企业情况和政策咨询的重要窗口。

社会组织如何走好市场化路子?

社会组织作为公益组织,这与市场化运作是不是一对矛盾?

调查表明,不少社会组织对此颇有困惑。多数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缴纳的会费、政府资助、社会捐赠,或者其他合法收入。这些资金来源除微薄的会员费外,其他都微乎其微,只能采取以会养会,获取培训、咨询费等办法来维持生存。由于资金缺乏,一些社会组织工作开展不起来,作用无法体现,形成无资金一无作为一无吸引力的不良循环。

社会组织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出社会的治理水平,在优化资源配置中,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有一个是社会组织来参与,它与营利组织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营利,而在于营利所得如何分配。在于其业务和宗旨相关,不超过其业务范围内,规范有序、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市场化运作,是社会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于2006年12月成立时,没有一分钱财政拨款。16年多来,坚持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打造品牌,创新服务,市场化服务收入稳定增长。围绕中小企业提质升级,2011年4月,李子彬会长致信温家宝总理,提出“围绕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围绕特色专业市场,发展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得到大力支持。2022年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1.2万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9.8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21.5万家。

瞄准中小企业金融市场提供投融资服务。李子彬会长多次向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总理提出建议,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09年7月,协会联合中国银监会、中央电视台举办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大型论坛,推动各大银行成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李会长的建议和呼吁,促进普惠金融和应收账款融资获得长足发展。在国家五部委的支持指导下,协会成功举办十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累计实现交易额1012亿元。在首届投融会上,李克强总理发来贺信,肯定产融结合的平台作用。协会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为近200万户小微企业和近千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协会联合微众银行、平安集团壹账通、度小满、瀚德金控、同盾科技等机构,发挥金融科技力量,提高信用贷款比重。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不断提升。

社会组织如何企业化管理?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有的缺乏企业化管理意识,有的担心企业化管理带来风险,也有的是不具备企业化管理能力。因此导致财务管理水平落后,又很少考虑资金的有效使用、资本成本、投资组合以及现金流量等因素,经济资源基本浪费;还有的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获取资金,资金缺乏、筹措困难已成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建立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思想,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优化社会组织资源,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创新型路径,对促进我国社会组织企业化管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具体来说,他们主要是将市场理念、效益理念、服务理念、品牌理念、竞争理念,融合到协会的日常管理之中。如,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协会充分发挥会员广泛和整合资源的优势,定期组织知名企业赴各地考察交流,助力地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协会举办品牌会议同样是企业化管理合作模式。如,协会每年与地方政府共同举办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暨中国中小企业节,成为全国宣传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倍受地方政府和广大中小企业欢迎。2021年10月,李克强总理专门为大会召开做了重要批示。协会每年举办“小企业大梦想”论坛,每年召开各省市中小企业协会联席会议,交流经验,深化合作。协会延伸服务职能,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地方办事处,近距离服务地方会员和中小企业。2021年5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与延安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4月又与沈阳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社会组织如何留住人才?

人才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据调查,我国大多数社会组织人才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工资待遇普遍不高,缺乏社保、医保、住房、职称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没有吸引力,难以觅到高层次人才。二是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老化,普遍成了退休官员发挥余热的场所,年轻力量不足。三是不少社会组织还没有健全“人才兴会”制度,从业人员普遍缺乏荣誉感、成就感、获得感。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则是“人才高地”“人才团队”。坐在我对面介绍情况的协会培训部、会员工作部、地方合作部、重大项目部的主任、副主任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属于协会“年轻老干部”。协会成立之初就不设“端铁饭碗”的编制,起步就是面向社会招贤纳士。创新探索“知事识人、序事辨材”人力资源工作体系,紧紧扭住“事”这个牛鼻子,把知事序事作为识人辨材的必由之路,通过谋事、干事、成事的能力考察识别人才,建立“事、岗、人、能”四维坐标体系,以精准识人确保科学用人。这些人才以岗位作为创新平台,在多源信息支撑下,实现与岗位相匹配资源的紧密结合,其效能不言而喻。协会还根据不同课题,邀请厉以宁、吴敬琏、柳传志、刘永好等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登台演讲。协会十分注重把人才放在项目上摔打锤炼。比如,重大项目部推出的“企业合规建设”“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国家现代农业园辅导”“ESG评估”四大项目上,都匹配人才到岗。为确保ESG 评估的权威性,协会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共同启动中国中小企业 ESG 信息披露及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工作,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数字化平台搭建等多方面开展交流合作。目前,《中小企业 ESG 信息披露指南》和《中小企业 ESG 星级评价》两份标准正在稳步推动立项,预计在9月初发布《中小企业 ESG 信息披露指南》团体标准。(王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