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糕的前世今生

中国网 2024-03-19 11:01:24     

中医药被越来越多中青年群体接受,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以清宫八珍糕为代表,为何能沿用百年,成为时下流行的食疗养生妙方?

自古以来,人类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从未间断。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多位帝王曾不遗余力求取长生之道。当然,不老是不可能的,违背自然规律,但长寿还是有“道”可循。

清代,皇帝对医学的热爱达到高峰,乾隆皇帝寿高89岁,堪称中国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一位。乾隆皇帝为何能长寿?恐怕与他的养生方式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古代生活水平和医学条件远不如今天,平均寿命也比我们现在短得多,即便是帝王之家,也少有特别长寿者。

因而,“长寿之星”乾隆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起居总被人们谈起,引发人们茶余饭后的好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乾隆皇帝自创的八珍糕。

为什么乾隆皇帝对八珍糕爱不释手?八珍糕到底有何功效?八珍糕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八珍糕,又称八仙糕,是古代颇有名气的食疗方。

其创制于明代,首见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清乾隆四十年左右,太医院的御医将陈氏八仙糕,增减药味调整分量,制成了清宫特有的糕剂,呈送给皇帝服用,从而得到乾隆赞赏。

从清宫脉案及《用药底簿》可知,乾隆皇帝一直到80余岁,都一直坚持服之。清宫配方档案上评价此药:八仙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据资料记载,乾隆皇帝亲自制定了清宫八珍糕的配方,并经常嘱咐身边的太监,要“每日随着熬茶时送清宫八珍糕”,用以养脾去腻,益寿延年,足见他对清宫八珍糕的珍爱。

而后,八珍糕也成为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御膳之一。光绪元年,慈禧太后年方四十,便诊有“心脾不足”之证。清宫现存她的脉案上,屡见“饮食运化不利,大便微溏而粘”“胃口不旺”“心脾久弱”等字眼。

太医看着“老佛爷”卧病在床,个个胆战心惊、心急如焚。于是,太医李德生率众太医为“老佛爷”会诊。结果众太医都说“老佛爷”的病是脾胃虚弱所致。弄清了病源,才能对症下药。

经过反复的总结和提炼,太医李德生终于给“老佛爷”开出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处方:茯苓、芡实、莲子、米、山药、扁豆、麦芽、人参各二两,共研为细末,加白糖七两,用水调合后做成香甜可口的糕点。众太医将此糕点取名为“健脾糕”。

慈禧太后食用后,病症竟完全消失了,并食量大增,感到周身有力。由于御膳房为慈禧做的“清宫八珍糕”香酥可口,甜美无比,慈禧太后便将“健脾糕”称为“清宫八珍糕”。

八珍糕竟有如此功效,关键在于其配方。那么,所谓八珍糕到底有哪些药食兼用的成分呢?

主要是茯苓、白扁豆、莲子肉、薏米、怀山药、芡实等八种中药食材的功劳。

配方中,茯苓能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利水渗湿;芡实能补脾止泻、养心益肾、补中益气、滋补强壮、和胃理气、开胃进食;薏米能健脾开胃、补中去湿;山药能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劳、祛风湿;扁豆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莲子能健脾补心、益气强志、强筋骨、补虚损、益肠胃。

乾隆年轻时食用的八珍糕其余两味药为山楂和麦芽,目的是消食化积;年老后,取而代之为人参和党参,目的是强身健体。

八珍糕是一道融合了中华传统医学精华的药膳点心。当今的中医专家分析清宫八珍糕的配方,认为可治小儿、老人肠胃虚弱,消化不良,食少腹胀,面黄肌瘦,脾虚便漉等症。饥时可以食用,又可疗疾,是药食两用的良方。

八珍糕原方首见明代著名外科医生陈实功所撰《外科正宗》,是陈氏家传秘方,由莲子、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等组成,研为细末,和以米粉制成。陈实功称赞它“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旺盛,则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对脾胃的正常功能以及病理变化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阐述了“脾胃乃后天之本”的理论渊源。

中医“脾”,并非专指西医解剖学的脾脏,而是几乎包括脾、胃和肝脏在内的所有消化系统的器官及其功能,为人的后天之本。

黄帝内经》对脾的功能概括为四条:

一是脾主运化。即脾不仅能输送胃中津液到全身各部分,供给各组织器官以营养,又能运化全身水湿之气,促进水液的环流和排泄,以维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二是脾主肌肉。饮食入胃,肌肉是由脾脏运化食物中的营养,滋养而成。

三是脾主四肢。四肢所赖以活动者,乃来自饮食所化之阳气。

四是脾统血。脾还有统摄血液之作用。如果脾之功能不好,失其统摄之职,血液就会由脉外溢,出现各种出血疾患。

以上功能说明,脾虚是导致营养不良、气血亏损、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医在延年益寿方面十分重视健脾益胃,以强后天之本。八珍糕方的诞生也即源于此。

中医药文化记载着祖先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故事,融汇医学、天文、地理、人文哲学等知识,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智慧结晶。

近些年,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日益兴起的背景下,吉安市峡江县和圣八珍糕,又一次将传统中华医药文化带回众人眼前。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和圣八珍糕在原有八仙糕的基础上,根据清代名医汪昂所著《汤头歌诀》所载处方,汲取历代名医、名家的思想,加减化裁,大胆创新。特别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在八珍糕中添加鱼胶原蛋白肽。肽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本身又有活性,小分子肽不通过胃部吸收,在肠道能直接吸收,减轻了脾胃的负担。

此外,采用木糖醇替代传统的蔗糖,木糖醇在体内新陈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不会导致血糖值升高,因此对糖尿病人很友好。

在制作工艺方面,采用超微破壁粉碎技术,将3毫米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10至25微米的操作技术。如此操作,最终颗粒具备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化学反应活性等。

峡江县非常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已将传统医药《和圣八珍糕制作技艺》列入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对和圣八珍糕的历史渊源、发展沿革等深入开展了普查、挖掘、梳理工作,进一步保护传承传统医药。

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未来。守正,守的是八珍糕的基础方和健脾益胃的根本;创新,创的是配料的加减方,运用中医理论基础和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优化配方,生产出适合不同人群食用的产品。

相信随着如今人们持续不断地继承、优化和创新配方、工艺,植入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八珍糕”必将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千家万户,成为中国药膳食疗文化奉献给世界的一份养生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