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2024-05-31 11:43:52
乡情、乡音、乡愁,眼下,一批又一批爱家乡、有理想、敢担当的新乡贤,在遂川大地不断涌现,已然成为建设家乡、助力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走进泉江镇乡贤馆,古贤、先贤、今贤事迹介绍,是最靓丽的那道风景线,引来参观者驻足细看,这不仅是展示窗口,也是村民休闲娱乐、协商议事场所,更成为学生打卡“网红点”。近年,该镇充分利用好54名新乡贤宝贵资源,搭建平台,汇集力量,引导当好“模范生”“排头兵”,打造产业基地13个,带动就业380余人,捐赠近100万元。
打好“乡情牌” “聚贤”汇英才
“一直很关注家乡,组织在外乡贤参观环城南路、大屋村红色名村等地,变化日新月异,由衷点赞。”在“乡贤看家乡变化”活动中,上海遂川商会名誉会长焦满生说出了心里话。
强化乡情纽带,凸显情感链接。该镇深化联络联谊,与新乡贤“心贴心”“手牵手”,建立“线上+线下”交友机制。“线上”,建立微信群,不定期推送全镇大事小情,让新乡贤时时掌握发展动态。“线下”,开展“新乡贤看家乡变化”活动,党政领导结对联系新乡贤代表人士,举办乡情恳谈会。
为呼唤新乡贤“凤来燕归”,仅2024年,该镇就召开各类座谈联谊8场次,登门走访60余人次。
2023年,该镇升级改造乡贤馆软硬件,精心设置协商议事站、乡贤大讲台等,提供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移风易俗宣讲等场所,成为新乡贤温馨的“小家”。“真不错,‘五老’人员碰头议事、村民反映情况都有地方。”集合村退休老干部李桂英说道。
同时,该镇严把进出关,严格程序,优中选优、贤中推贤,层层筛选认定,确保纯洁度。深藏心底的乡情,在一声声真情呼唤下,越来越多人加入新乡贤队伍。
打好“优势牌”,“用贤”建家乡
如今,新乡贤已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时值初夏,大桥村聚满源农业生态科技园一片绿意盎然,在一阵人工除草作业后,员工躲在长势良好的脐橙树下稍事休息。
新乡贤袁年生是生态科技园创办人,他介绍,基地常年用工50人左右,遇摘果等用工高峰期,则可达150—200人,真正让当地农民圆“家门口”就业梦。
其实,这只是该镇实施“乡贤回归”工程一个缩影。新乡贤们带着技术、资金、理念、热情,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打通“两山”转化跑道。
有事找乡贤。“都别脸红脖子粗,左邻右舍说开了就好了,伤了和气不值。”见到李桂英时,正在村乡贤调解工作室当“和事佬”。从村干部岗位上离职后,她仍奋战在人居环境整治和矛盾纠纷调解一线,发挥余热,不将“口号”天天挂嘴上,而是落在行动中。
集合村是城中村,也是建设美好家园的主战场,李桂英每天带着志愿者“苦口婆心”劝诫:柴火要堆放整齐、建筑垃圾不能乱倒、菜园不要拿广告横幅做围栏等等,为营造舒适、干净、整洁环境,她和“老伙伴”们每天“乐此不彼”。
在李桂英带领下,附近城中村10余名退下来的“五老人员”主动加入队伍,当起“调解员”“宣传员”。
移风易俗、公益慈善……在每个领域,新乡贤们充分发挥人眼熟、口碑好的优势,为乡村振兴“鼓与呼”,积极贡献“贤力量”。
打好“宣传牌” “颂贤”展风采
传承乡贤文化,培育文明新风。泉江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乡贤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积极营造知贤、传贤、颂贤浓厚氛围。
“大家快看,书本上革命前辈陈正人就诞生于大屋村。”在乡贤馆先贤事迹展示栏旁,红军小学二年级学生肖尧发出惊叹。“你们看,原来,家乡竟然有这么多优秀人才,为建设家园做了这么多事,向他们学习。”同来参观的学生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乡贤文化滋润学生心田,一棵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种子”悄然“发芽生根”。
乡贤馆开放不久,就累计接待观众550余人次。
近日,在东皋村李子沿家中,新挂了一块标识牌“新乡贤之家”,集合村江望自然村文化长廊中,乡贤文化醒然入目,“乡贤开讲啦”活动场场爆满,选树新乡贤典型人物时时开展……该镇借势借力,讲好“乡贤故事”,传播“乡贤声音”,树好“乡贤形象”,“人人学乡贤、人人做乡贤”好风气愈发浓郁。(李志强 刘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