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移风易俗 让彩礼回归“礼”性

中国网 2024-06-28 09:47:01     

近年来,高额彩礼成为热频词。中国是礼仪之邦,彩礼作为传统婚俗中的一项,本为彰显中国人对婚姻的重视,也代表男方对女方的尊重。然而,在农村一些地方,彩礼出现异化,“礼”的本质退化,“财”的特性凸显,甚至形成攀比之风。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人们物质拥有量快速提高,但受传统观念影响,思想存在偏见,不能理解和接受新事新办,另一方面也与农村男女比例失衡、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让彩礼婚俗回归“礼”性,让移风易俗真正落地见效值得我们思考与践行。

做细“易”的功夫。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治理农村高额彩礼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疏”与“堵”结合,既要全方位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发挥好乡贤、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示范引领作用,大力传播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同时,要发挥好村规民约的制度作用,将村规民约与村民切身利益、移风易俗紧密结合,让群众成为文明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

写好“建”的文章。文件指出,“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要建好用好管好现有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等综合性服务场所,立足村民的实际需求,拿掉把门的“铁将军”,转化无用的功能室,重点突出服务群众功能,让“室”为其所,“物”尽其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营造浓厚的移风易俗文明氛围。

费尽“做”的心思。文件指出,“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承诺践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基层党员干部是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的先锋队,既要经得起群众“看”,以身作则,树立模范带头意识,主动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践行者、引领者,以身体力行让群众心服口服。要学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逐步引导群众放下盲目攀比的“面子”,拾起精神富足的“里子”,在移风易俗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丁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