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用责任担当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中国网 2023-07-24 09:02:34     

中国网福建讯 “光耀征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7月18日,以“思想耀亮时代 文明引领征途”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内容建设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中国网海峡频道采访了参加此论坛的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

image.png

论坛期间,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接受中国网海峡频道采访 陈玉明 摄

高和荣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需要在学术创新的层面建构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把思想力量和学术力量汇聚起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为此,厦门大学广大青年教师深入调查研究,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进一步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立足中国大地,回答世界问题。”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自2001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社会经济实践,力求在回答与解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中发展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理论,为世界范围的经济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厦大力量。据高和荣介绍,除了新冠疫情三年外,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每年都向世界各国发布宏观经济模型,让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身体力行,积极探索。”厦门大学把科研育人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结合起来,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潜心问道,在攻克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中追求严谨求实。朱冬亮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三农”问题研究上不遗余力,先后承担了20多个国家、省部级课题,近年来跑遍了全国300多个县、近1000个村庄的山山水水,走入普通农舍,翻资料、查数据、问情况、看变化,就为了得到最接地气的一手数据。“像朱冬亮这样扎根基层,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厦大老师还有好多。”高和荣笑呵呵地说。

“深耕研究,有力出击。”陈支平教授历时10余年,主编完成了中国“十五”出版重点规划项目大型历史文献《台湾文献汇刊》100册,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史料,证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联系,他认为这是“以扎实厚重的文化积累形式,增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向心力,有力打击一小部分台独分子进行‘文化台独’阴谋,为祖国统一事业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2006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向耶鲁大学赠送了1300多册中国图书,其中就包括这套《台湾文献汇刊》。陈支平还出版了不少学术精品,其著作《近500年福建家族社会与文化》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剖析区域家族社会与文化的专著,其主编的《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被评价为“区域文化经济研究领域的精品”,2004年获得了中国图书奖。

“探寻创新,展现新视角。”在契约文书中看见乡土中国。作为福建省“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郑振满教授牵头并耗时6年出品的《福建民间契约文书》,首批11卷共50册于2022年12月在福州正式发布。这些中华大地“特有的写本文献和历史档案”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乡土中国的独特风景,反映了戴云山脉地区传统社会的历史变迁、文化风貌,以及民众利用文字处理生产生活事务和人际交往的生动细节。数十年来,在东南大地的山林田野,傅衣凌、杨国桢、陈支平、郑振满……一代代厦大学人走过百千田垄巷口,回望千百年的悠久历史,探寻“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历史。他们力求打破传统精英史观,建构中国自主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体系,从日常视角,为那些被正史所遮蔽的人们书写历史,“让历史文物活起来”,为后代留住历史影像和乡愁故事,把“以民俗乡例证史,以实物碑刻证史,以民间文献证史”的学术传统传承至今。“这就是中国现代化与厦大广大教师学术报国和学术担当的生动诠释。”高和荣说。

“与世界交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和荣表示,厦门大学积极在东南亚的主流媒体上开设专栏,向“一带一路”国家传播厦大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4月9日,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在《星洲日报》开设东南亚问题评论系列专栏《鹭岛南望》。《鹭岛南望》是该研究院就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相关国际问题共同撰写的评论文章专栏,定期就东南亚热点问题和国际局势进行学术评论,让马来西亚民众,以及华人世界能阅读到中国学者对热点问题和外交政策的解读。

2023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2024年即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作为中马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鹭岛南望》专栏的推出旨在加强厦门大学与马来西亚民众以及东南亚华文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社会全方位交流与合作。(陈玉明 王秀华 罗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