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水口村:红绿古“三色”交织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国网 2024-01-30 11:52:51     

沿着汀江缓缓南流,开阔的江水绕村而过,两岸青山绿树,婉约柔和。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汀江渡口旁的这个乡村美景如画。

水口村地处长汀西南部,该村的古渡口遗址,自古以来就是沿河两岸民众的重要交通码头,也是辐射周边内陆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水口村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历史遗存,革命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儿女,属于闽西革命老区基点村。1929年5月20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二次入闽途经水口,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从水口古渡横渡汀江,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红色政权,并写下了“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豪迈诗词。

image.png

(长汀县濯田镇红军渡口)

近年来,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传承长汀革命老区苏区精神,紧抓“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乡村振兴跨村联建示范片建设及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发展机遇,通过打造“红旗跃过汀江”主题公园核心示范区,加强古村落保护,传承红色基因,耕种“红色山水”,全力推进红色文旅产业发展,一幅幅“红绿”辉映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建强红色地标

永葆水口发展本色

濯田镇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将“红旗跃过汀江”渡口打造成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搭建起“永不褪色”的红色课堂。面对“如何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文化火起来”的现实课题,始终秉承着“寓教于游,以游促教”的理念,不断推动现场教学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一方面,通过实地参观古渡口、恒德堂药店旧址、红军渡口纪念亭等实体性红色文化资源,直观生动再现当年水口发生的闽西革命斗争史。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讲解由革命斗争产生或者衍伸出的诗词、文章等文献性红色文化资源,多维度、全方位展现水口村在革命斗争时期涌现的一批批如蓝林顺、蓝星朗等群众英雄;打造的“红旗跃过汀江”陈列馆以红色历史、村情村史、农耕文化、客家文化等为展陈主要内容,结合农耕记忆,辅以现代文创,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目前,该村同市、县党校打造主体班现场教学调研参观动线,每年接待团体数量在80次以上,人数达5000人次。先后被列为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龙岩市“革命基点村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工作”试点建设村。

image.png

(古渡口上党课)

发掘绿色潜力

擦亮水口发展底色

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红绿融合,党群合力,共同绘就“山清、水秀、村美、路畅、户净”的美丽乡村“幸福画卷”。生态环境向绿。紧抓被列入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水口段)的契机,通过书记带支委、支委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模式,对河滩湿地和自然河岸进行整治和恢复。修复以来,已监测发现鸟类132种、鱼类69种,分别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51种、12种,新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公园主体汀江干流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湿地保护修护、湿地生态功能改善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发展趋绿。做好“山间地头”这篇绿色产业文章,通过党支部领办长汀县水口特色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种植,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现已发展山上种植油茶600亩,连片种植槟榔芋400亩、优质稻300亩等。同时,成立水口红绿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其中村民兰思发承包了20亩的鱼塘,养殖的光鱼销往厦门、泉州等地,年收入超过20万。

image.png

(水口村田园俯瞰)

绣好古色文化

提升水口发展成色

水口村依托传统村落保存较好的优势,坚持挖掘、保护、传承并重,对古村落的历史环境和风貌进行有效保护,鼓励优秀乡贤、企业等投资1000余万元参与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保护优先,留住历史记忆,进一步优化特色资源配置,现已共保护性修缮坪岭客家古民居群建筑35处、新建渡口老街业态房屋15栋。

水口村的牛栏地作为世界蓝氏公认的发祥地,蓝氏一族在这生活着,基本保留着原始习俗、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建筑形式多样,有砖木建筑、土楼建筑、木建筑等,平面形式有特色“九厅十八井”形式。水口村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传承发扬蓝氏宗祠优秀文化及家风家训,建设乡村道德大讲堂,定期组织道德模范、杰出乡贤等开展道德宣讲活动,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水口村先后获得“龙岩市民主法治村”“福建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福建省长汀县委乡村振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