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坑满族村位于南安市霞美镇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盆地,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近450户1700余人,其中粘姓满族村民占90%左右。近年来,梧坑村立足本乡资源生态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锚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新趋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助推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文化传承扬好团结帆

据悉,粘氏自1149年迄今已有875年的历史,相传元朝中晚期,金国皇族后裔粘博温察儿为了躲避乱世而远走他乡,几经波折之后,他把迁徙地锁定在当时海外贸易最为繁荣的临海之城——泉州。

现在的梧坑村就是当年迁徙而来的满族同胞主要定居地之一,满族特色文化也是该村的主要特色。村民具有满族祖先特有的纯朴勇敢、勤劳善良、尊师重教、崇尚文化的遗风。2000年梧坑满族村正式成立,是泉州唯一一个有完整建制的满族村,满族文化得到了传承与保护。

村书记粘永进表示,满族特色服饰有丰富的含义,服饰中的纹饰和刺绣承载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如吉祥、幸福、繁荣等。这些纹饰和刺绣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和文化传承的表达,希望其背后的满族文化可以像浔埔女的“头上花园”一般,传播发扬,能被更多人看到。

image.png

梧坑满族文化馆内陈列的满族着装模型 杨梓涵 摄

粘永进介绍,目前梧坑人遍布祖国各地,活跃在各行各业当中。前不久,梧坑村村民粘在领衔创业团队的《海西南安绿清休闲农场》项目参加福籽同心爱中华·首届福建省民族乡村“三创促三交”训练营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近年来,梧坑村传承梧坑人坚毅、果敢、奋进的人文精神,坚持以创建市级“和谐村”为目标,积极开展村庄硬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工程,孝老敬亲等文明蔚然成风,朝着村美人和的美好愿景阔步迈进。

小小杨梅结成致富果

梧坑满族村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该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向山地要效益,向自然要发展,打造特色农场——梧坑绿清家庭农场,因地制宜种植东魁杨梅、台湾金皇芒果、莲雾和引进种植特色水果新品种甜橄榄、树葡萄等品种,建立水果育苗基地。2018年被确认为“南安市农民工创业基地”。

绿清农场位于梧坑村观音山,拥有约500亩的果园及林地面积。“杨梅肉厚、汁多、味香,是上市季节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莓果类水果之一。”粘永进说。杨梅上市的季节,农场的数百棵杨梅树果实累累“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他还介绍到,绿清家庭农场生产的杨梅,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品质优异,价格一直保持在中高端水果行列,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每亩收益达5万元以上,村民喜上“梅”梢。

image.png

绿清家庭农场的散养香猪 梧坑村供图

据了解,除了种植水果外,农场还销售果树、果蔬、农副产品,以及养殖、销售香猪等。2021年,绿清家庭农场被农业农村部科教司、财政部农业司及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确定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22年,被确认为“泉州市示范家庭农场”。2023年,绿清家庭农场还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优质场。

近年来,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村集体联合发力,梧坑村建立完善“公司+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综合性全方位杨梅采摘体验式乐园。同时,瞄准产业链,发展食品深加工企业,创新推出杨梅蜜饯、杨梅汁等加工产品,同时因地制宜打造集旅游观光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特色产业,不断提高杨梅的附加值,让小小的杨梅果,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果”。

image.png

梧坑满族文化馆杨梓涵 摄

用心用情答好民生卷

近年来,梧坑村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每年给村里带来5万多元的村财收入;全村道路都实现了硬化,

并安装了路灯,整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修葺了梧坑村满族文化馆,并新建了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

image.png

梧坑满族文化馆馆内陈设杨梓涵 摄

一系列的为民办实事举措,是梧坑村两委不断提升村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生动诠释。

不止是基础设施,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梧坑村还组建了满族舞蹈队,成立了南音社,并投建了篮球场和健身广场,供村中男女老少休闲娱乐,同时梧坑村以党建为引领,以村民需求为导向,利用现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资源,规划并建设了梧坑村“百姓书房”,并对外免费开放借阅。

image.png

梧坑百姓书房 杨梓涵 摄

从农业产业升级到乡村面貌焕新,再到文化血脉的连接与传承,梧坑村正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粘永进说:”希望把村子建设好了,能吸引年轻人回乡发展。

image.png

“梧坑村良好村貌 杨梓涵 摄

接下来,梧坑村将在打造满族村特色的“一村一品”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探索乡村文旅深度融合路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体验、乡村民宿等业态,优化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杨梓涵 杨壁颜 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