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县参陂村:三色辉映,宜居乡村入画来

中国网 2024-05-31 15:38:05     

走进参陂村,翠绿油亮的桑叶、宽阔的马路、交相辉映的古村落、整洁有序的环境映入眼帘。近年来,江西省乐安县湖坪乡参陂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创评“党建+宜居美村”为契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注重绿色培育、焕发古色活力,全力推进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2023年参陂村成功入选全国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幅清新美丽宜居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产业兴旺促就业。参陂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着力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固本兴新。按照“一村一品”原则,结合实际,参陂村党支部在保持烟叶、水稻、双孢菇、白莲等传统产业不变的情况下,积极谋划特色产业,多次组织人员外出考察蚕桑产业发展,力争打造蚕桑产业品牌。目前参陂村各种产业种植面积超2000亩,其中桑叶种植面积400余亩,水稻1450余亩,烟叶100余亩、白莲100余亩。二是规模化集成化。坚持走能人大户带动路线,党员干部积极深入田耕地头、百姓家中为种植大户流转土地1000余亩,积极引导散、小、零的家庭作坊,向规模化、成片化、集约化发展,牵头成立小蚕供育厂合作社,30余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新兴产业蚕桑以及烟叶、双孢菇、白莲等传统产业均实现由传统的家家户户栽种转变成大户规模化种植。三是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就业。坚持做大做强蚕桑产业链,推出桑椹(果)、桑叶茶、桑叶菜、桑椹酒,组织开展电商培训班,通过电商平台扩大销售,壮大产业发展,蚕桑产业新增100余位就业岗位,全村各项特色产业可解决家门口就业400余人,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古色古香文脉深。参陂村拥有大量的古戏台、古石桥、古武庙(关帝庙)以及明清时期房屋等古建筑22栋。这些古建筑是参陂人民生产生活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和反映之一,蕴含了参陂人民的自然观、生活习惯、地域特点、等级制度等。参陂村党支部在保护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同时,科学合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古色与现代建筑和谐共存。一是规划先行。按照村庄统一规划建设原则,结合拆违、拆旧、村庄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历史文脉等内容,聘请了专业设计单位编制了村庄规划。坚决按照村庄规划分步实施,坚决落实建房审批手续,“零”容忍任何违建行为,组织党员干部拆除“三违”建筑2栋。二是重点保护。严格落实古建筑保护工作,全面摸排村域古建筑,并建立古建筑台帐,实行“党员+文保员”保护制,聘请4名文保员保护明清建筑,按照就近原则安排18名党员干部挂点保护其它古建筑,并将古建保护工作纳入党员年度测评中,激励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古建保护工作。同时,坚持每月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强化文物保护宣传,引导群众重视文物保护,积极参与到文保工作中。三是定期修缮。坚持修旧如旧、保留原有风貌原则,投入70万元对3栋急需修缮的古建筑进行了抢救性的维修,古建重焕生机、文脉风貌尤存。

环境优美宜居住。参陂村立足村庄美、田园美、生活美,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构建了全景式美丽集锦。一是开展集中整治。坚持村庄整治与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相结合,累计拆除危旧房及猪牛栏11000余平方米,实现所有农户入户路全部硬化;投入资金30万余元,整治乱搭乱建153平方22吨、乱推乱放70平方4吨、清除杂草丛生215方5吨、垃圾25吨,治理污水55吨等,有效改善了全村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二是动员全民参与。充分利用疫情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环境卫生“党员责任区”制度,实施市场化管护、集中管护、义务管护、自我管护机制四位一体环境管护机制,由党员带头做到“门前三包”,并引导群众一同参与,共同维护全村环境卫生,让村域始终保持清洁如新的环境卫生。三是推出流动红旗。坚持每月定期开展人居环境评比活动,根据党员环境卫生责任区划定4个评比区域,每月评选出区域环境最美户,授予“流动红旗”,并利用乡村大喇叭进行全村广播,激发村民积极性,对于环境脏乱差的农户以上道德“黑榜”的方式进行反向激励,同时召开村规民约座谈会,将环境整治、“门前三包”、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促使群众逐渐转变观念,做到家家干净、户户整洁。(詹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