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初访布水谷

中国网 2024-06-03 15:53:25     

吴澄隐居地,山青布水长。初夏时分,大地一片葱绿,我邀约好友怀着一睹石马山风采、领略布水谷神秘的强烈期盼,也为缓解案牍之劳形,特驱车前往布水谷。

布水谷位于乐安县与崇仁县交汇的赣东名山“相山”余脉深坳处,属乐安县境地,距“相山”主峰10公里,上有田池,群山外环,内有一道溪流直通悬崖飞瀑而出,如白练披挂山间,因此而名。山间村庄——布水村属乐安县公溪镇邹家村(现合并为杨家村)。元朝大儒吴澄曾在此隐居六年,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和人文底蕴。在自然景观、人文底蕴的“双子星”照耀下,布水谷熠熠生辉、布水村闻名遐迩。

沿途,白鹭在翠田上飞掠,绿野间劳作的身影灵动,阡陌交通缠绕着村庄,碧树掩映下的农舍错落有致,与群山和河流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车行驶在陡坡路上,随着高度的上升,窗外的风景愈发绚丽,仿佛置身仙境。

到达布水村口,游客服务中心的白墙黛瓦显得古朴而典雅。墙上的“布水谷之石马山传说”牌匾引人注目,通过手机扫码,可以欣赏到布水谷和石马山的美文美图,感受到数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捷。

沿着小径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石马山。这里,群山环抱,巨石嶙峋,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一高约13米、宽约7米的巨石,如斜立的巨型鸡蛋,五分之一的锥部镶嵌其他伏地石间,相互垒积支撑,五分之四体面则倾悬在外。从侧面看,如一朵硕大无比的菡萏,含苞待放。爬上巨石顶部俯瞰,山峦起伏,民舍点缀,好一幅和美的乡村画卷。

接着,我们前往探赏“状元石”。这是一块上大下小呈倒锥形的巨石,高约7米、宽约8米,落入另一巨石上微凹处,看似摇摇欲坠,实则屹立不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拍案称奇。当地人觉得它是一天外仙客,落入凡间,便形象地称之为“飞来石”。我们纷纷爬上巨石悬空底部留影,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然而,当我们下山来到布水村时,却发现村庄已是一片荒凉。昔日的住宅变成了残垣断壁,孤独地仰望着蓝天白云。原来,由于基础条件差、粮食产量低以及野猪侵害等问题,村民们早就陆续迁往山下或镇上。

在距离村庄三百米的茂密林地深处,隐藏着一段747年前的历史。那时,伟大学者吴澄携家人在此隐居,短短六年,他倾注心血注释了《孝经》章句,校订了《易》《书》《诗》《春秋》,并修正了《仪礼》《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等儒学经典,为儒学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人称其居舍为草庐“古隐观”。而如今,只有那些残缺的基石和生满苔藓的“古隐观”还在诉说着吴澄曾经在这里勤勉治学的风采。

提及布水谷,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个曾经声名显赫的铀矿开采企业——721矿。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布水谷正是这座矿山的坐标中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政府正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战略,致力于提升布水谷景点的品质,保护和开发历史遗迹与传统文化。他们充分利用原“中国铀都”的历史影响力,以及每年众多老一辈矿山建设者带着儿孙故地重游的情怀优势,全力打造军工小镇,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有识之士撰写了《吴澄草庐“古隐观”与“布水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报告,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新农人成立了“乐安县布水谷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纯净的山水田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盘活闲置农房,改建康养民宿,开办农家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返途回望,村边流淌着一条欢快清澈的山溪,两侧生长着一簇簇不知名野花和水草,随风摇曳、芬芳四溢、生机盎然。我想,不久的将来,布水村也将由衰变兴,重现昔日的生机与活力……(曾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