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一带一路”上的成都牵引

中国网 2022-07-26 17:21:03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

仲俊斓 成都中欧班列首发司机

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 动情话语间,古老丝绸之路穿越千年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沿线国家开辟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沿着“一带一路”贴地而飞,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穿针引线”。

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通过实时画面察看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各功能区和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现场作业情况。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共开行82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的195个城市,逐步“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担起了新时代亚欧陆路运输骨干通道的重大使命。

地处“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交汇节点,成都拥有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独特区位优势。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出发,奔向9826公里外的波兰罗兹。一路向西,一路向前。2016年6月20日,习近平主席与波兰总统杜达在波兰华沙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当时国内8个城市同步发车,从成都始发的列车成为统一品牌后的首达班列。

古时声声驼铃,如今滚滚车轮。今年是成都中欧班列安全平稳运行第9年。成都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超过2000列,运行时间从最初的22天缩短至最快10天。这支钢铁驼队沿着“一带一路”往返奔波,共同演绎着新丝绸之路的欣欣向荣。当前,成都正依托“两场两港”枢纽优势,“空”“地”联动,加快建设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开放通道,增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能级,担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使命,构建起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新高地。

2022年7月20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机务段,一辆辆火车头不时发出清脆的汽笛声,纵横交错的铁道蜿蜒伸向远方。这里是亚欧大陆桥的成都起点。

婉转悠扬的汽笛声,对年近39岁的仲俊斓来说,再熟悉不过——成都始发的首趟中欧班列、全国中欧班列第5万列,出站汽笛都是他拉响的。9年里,中欧班列沿着“一带一路”接力奔跑,见证着中国大地非凡十年的巨大变化。9年里,风雨无阻、使命必达,仲俊斓笑称自己是钢铁驼队的“牵驼人”。

特殊使命 从900多人中选出首趟班列司机

2013年4月26日,已驾驶了4年货运火车的仲俊斓,第一次见到不同寻常的“阵仗”——火车头牵引的长长列车上, 30多个崭新的集装箱一字排开,清一色的蓝色集装箱上印着“蓉欧快铁”四个大字。

“这是从成都始发的首趟班列。”出发前,成都铁路局调度中心主任专门打来电话,反复叮嘱他“这趟列车非常重要,一定要安全平稳地操作好”。接到调度中心负责人专程致电,对仲俊斓来说还是第一次。

“当时既自豪又紧张。”仲俊斓说。为保障专列运行,成都机务段史无前例,安排5人团队保驾护航,其中就有他的师傅,这让紧张的仲俊斓很快平复了心情。做了两次深呼吸后,仲俊斓按下了汽笛键,列车缓缓驶离了成都国际铁路港。

“这5人驾驶团队是从900多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成都机务段北一运用党总支书记伍桂林,对此事记忆犹新:为确保首趟班列万无一失,当时挂了两台韶山3型电力机车同时保障牵引,仲俊斓担任前面一台电力机车司机,他的师傅邓雪林在后面一台电力机车上。

首趟班列沿着宝成线一路前行,经过陕西、甘肃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顺利抵达波兰罗兹。这是从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首次沿着“一带一路”驰骋。

2016年6月20日,在波兰华沙铁路集装箱货运站,习近平主席与波兰总统杜达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在仪式现场,波兰国家铁路公司董事长兴奋地宣布:首达班列来自中国四川成都。

这趟班列于2016年6月8日从成都始发。当天,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成都、重庆、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8个城市同时举行了统一品牌中欧班列发车仪式。经过10余天的奔跑,由成都始发的X8104次列车率先抵达波兰首都华沙。

重大突破 短短几年开行量增长了60多倍

广袤的亚欧大陆上,曾经“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丝绸之路,正因中欧班列焕发出勃勃生机。“沿着昔日张骞凿空之路,钢铁驼队过荒漠、闯戈壁,我们就是钢铁驼队的牵驼人。”仲俊斓说,自己很幸运,万里中欧路,我跑“第一棒”。

原来,驾驶中欧班列是一场接力赛。“每趟中欧班列行驶出境,在国内至少要交接两次”。作为“第一棒”,仲俊斓把“钢铁驼队”平稳安全地牵引至广元,交给铁路西安局司机,后续司机驾驶至交接地后再交给铁路兰州局司机驶至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交给国外的铁路司机继续接力。

“开行数量一年比一年多,中欧班列运行也一年比一年忙。”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琨说,成都中欧班列从2013年开行量仅30多列,到今年开行数量超过2000列,增长了60多倍,从中可以感受到成都持续扩大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繁忙。

成渝两地是全国最早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协调联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打造西向开放前沿高地,紧密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2021年1月1日,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中欧班列(成渝)。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计开行量已突破2万列。

近年来,“仲俊斓”们先后经历火车头升级换代、列车提速,牵引机车由原来的韶山电力机车换成了“和谐号”,时速从80公里提高到最快120公里。再加上作业规划调整,操作效率提升;线路优化调整,缩短里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后,中欧班列从成都始发到达波兰罗兹的运行时间,由最初的22天逐步缩短至10-12天,在所有中欧班列中运行时间最短。

“为满足中欧班列增长的驾驶需求,仅成都机务段的司机就由最初5人增加到目前500多人。”仲俊斓说,从这个数字变化,可以感受到“一带一路”沿途景象多么壮观和繁忙。

中欧班列开通以来,“一带一路”贸易往来进入快车道,双边贸易量迅速攀升。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复杂环境,今年上半年成都“一带一路”外贸规模达1277.4亿元,同比增长13.8%。

与时偕行 中欧架起一座守望相助的桥梁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昼夜穿梭,充分发挥班列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的优势,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挑起国际陆路运输大梁。

“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工作,能救人于水火。”2020年5月的一次值乘,让仲俊斓更加深刻认识到工作的意义。那天是5月24日,中欧班列(成都)首趟发往欧洲的防疫物资专列从成都顺利发运,车上载有超300万个医用隔离面罩和眼罩等防疫物资。欧洲疫情形势严峻,防疫物资缺乏,班列运抵比利时列日后,防疫物资迅速被分拨至欧洲各地用于疫情防控一线。

事实上,2020年3月21日,中国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开出首趟搭载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驰援西班牙……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向意大利、德国、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运送防疫物资1417万件、10.9万吨,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欧洲国家,在中欧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梁”。

2015年9月,成都中欧班列返程班列开通,实现双向对开。去程,把大量“中国造”出口货物送出境;返程,则把丰富的进口货物捎回成都。成都的中欧班列还配置了恒温集装箱,往来之间,温江花木、白俄罗斯生鲜牛肉等特色货品相继搭上快车。

从成都市中心出发,驱车大约半个小时,便来到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一趟趟班列,不断缩短了成都与世界的距离,也让国际时尚消费实现‘零时差’,一站实现‘逛全球、买全球’。”作为一名中欧班列司机,仲俊斓为此感到很有成就感,经常向亲朋好友推荐这“打卡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首条线路连通波兰罗兹,架通亚欧大陆桥。2015年波兰在成都设立领事馆。如今,成都的领事机构已超过20家,数量位列中国内地第三、中西部第一。

来自市口岸物流办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形成中欧(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越)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协同运行格局,畅连境内境外百余个城市。

空中,成都双枢纽机场忙碌起降;陆上,“钢铁驼队”奔跑不息,成都对外开放的门开得越来越大。“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都对外要实施更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推动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帅雄说。

【对话】

每次驾驶中欧班列

都有自豪感

记者:“老司机”现在坐进驾驶室是怎样的感受?

仲俊斓:经过多年运行,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使者,或者说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我虽然已开行中欧班列9年多时间,但是每次驾驶中欧班列仍然充满兴奋和自豪,深感使命重大,作业中不敢有丝毫怠慢,全神贯注地把这支钢铁驼队平稳安全地牵引到目的地。

特别是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通过实时画面察看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各功能区和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现场作业情况,并同铁路货运窗口工作人员及现场办事人员亲切交流,我深受鼓舞,激发了更大斗志,将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工作动力,全心全力驾驶好每一趟班列。

记者:驾驶中欧班列这些年来,您感受到了哪些变化?

仲俊斓:这些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家乡变化太快、太大了,在开放通道的带动下,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范儿越来越浓。成都是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近年来持续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由内陆腹地变成了开放前沿,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带给了市民越来越丰富的国际时尚消费选择,也为企业创造了越来越大的发展机遇。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班列开行带给一座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一名中欧班列司机,我为此深感自豪。

记者: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周年,也是成都中欧班列开行第9年。过去9年里,您多次亲历了“高光时刻”,对今后有何期待和愿望?

仲俊斓:驾驶中欧班列这些年来,也促进了我的成长,收获颇大。“一带一路”的关键是互联互通,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纽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不仅给沿线国家送去了“中国制造”“中国机会”,也捎回了“欧洲产品”。中欧班列开行让城市之间的社会、文化等多层面交流不断深化。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欣欣向荣,也带给了中欧班列司机更大使命。我现在是一名指导司机,今后将与其他团队教员一起指导培训出更多的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心理素质佳的中欧班列司机,满足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守岗位,以优异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手记】

“驼铃”声声

向未来

从拉响成都始发首趟中欧班列的汽笛,到今年年初,驾驶全国第5万列中欧班列,仲俊斓已经在这条“非凡之路”上跑了9年,褪去第一次驾驶时的紧张,“使命感”是他始终未变的初心。作为“钢铁驼队”的牵驼人,他见证着成都在开行中欧班列9年间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缩短与世界的距离。

从“加速奔跑”到“开出机遇”,成都中欧班列的运行彰显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2013年抵达波兰罗兹的首趟蓉欧快铁、2016年首达波兰华沙的统一品牌中欧班列、2021年正式开跑的中欧班列(成渝)……这些高光时刻,闪耀在成都中欧班列几年来开行量增长60多倍的突破之中。奔跑不息的中欧班列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从“买卖全球”到“生命桥梁”,成都的“钢铁驼队”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持续输送“中国力量”。以最快速度把承载着中国人民深厚友情的急需医疗物资运抵欧洲国家,让更多“中国造”与国际货物买卖“零时差”,保障全球供应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走在这条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通道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让中国与世界各国踏上走向共同繁荣的大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断走深走实。

“丝路驼铃”声声响,逆风飞驰的中欧班列正串联历史与未来,与世界同心携手,中国必将开启互利共赢的新篇章,成都必将绘就日新月异的新画卷。(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陈伟摄影 张青青 视觉设计 陈杰 制图 申娟子)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

仲俊斓 成都中欧班列首发司机

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 动情话语间,古老丝绸之路穿越千年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沿线国家开辟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沿着“一带一路”贴地而飞,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穿针引线”。

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通过实时画面察看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各功能区和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现场作业情况。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共开行82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的195个城市,逐步“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担起了新时代亚欧陆路运输骨干通道的重大使命。

地处“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交汇节点,成都拥有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独特区位优势。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出发,奔向9826公里外的波兰罗兹。一路向西,一路向前。2016年6月20日,习近平主席与波兰总统杜达在波兰华沙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当时国内8个城市同步发车,从成都始发的列车成为统一品牌后的首达班列。

古时声声驼铃,如今滚滚车轮。今年是成都中欧班列安全平稳运行第9年。成都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超过2000列,运行时间从最初的22天缩短至最快10天。这支钢铁驼队沿着“一带一路”往返奔波,共同演绎着新丝绸之路的欣欣向荣。当前,成都正依托“两场两港”枢纽优势,“空”“地”联动,加快建设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开放通道,增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能级,担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使命,构建起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新高地。

2022年7月20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机务段,一辆辆火车头不时发出清脆的汽笛声,纵横交错的铁道蜿蜒伸向远方。这里是亚欧大陆桥的成都起点。

婉转悠扬的汽笛声,对年近39岁的仲俊斓来说,再熟悉不过——成都始发的首趟中欧班列、全国中欧班列第5万列,出站汽笛都是他拉响的。9年里,中欧班列沿着“一带一路”接力奔跑,见证着中国大地非凡十年的巨大变化。9年里,风雨无阻、使命必达,仲俊斓笑称自己是钢铁驼队的“牵驼人”。

特殊使命 从900多人中选出首趟班列司机

2013年4月26日,已驾驶了4年货运火车的仲俊斓,第一次见到不同寻常的“阵仗”——火车头牵引的长长列车上, 30多个崭新的集装箱一字排开,清一色的蓝色集装箱上印着“蓉欧快铁”四个大字。

“这是从成都始发的首趟班列。”出发前,成都铁路局调度中心主任专门打来电话,反复叮嘱他“这趟列车非常重要,一定要安全平稳地操作好”。接到调度中心负责人专程致电,对仲俊斓来说还是第一次。

“当时既自豪又紧张。”仲俊斓说。为保障专列运行,成都机务段史无前例,安排5人团队保驾护航,其中就有他的师傅,这让紧张的仲俊斓很快平复了心情。做了两次深呼吸后,仲俊斓按下了汽笛键,列车缓缓驶离了成都国际铁路港。

“这5人驾驶团队是从900多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成都机务段北一运用党总支书记伍桂林,对此事记忆犹新:为确保首趟班列万无一失,当时挂了两台韶山3型电力机车同时保障牵引,仲俊斓担任前面一台电力机车司机,他的师傅邓雪林在后面一台电力机车上。

首趟班列沿着宝成线一路前行,经过陕西、甘肃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顺利抵达波兰罗兹。这是从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首次沿着“一带一路”驰骋。

2016年6月20日,在波兰华沙铁路集装箱货运站,习近平主席与波兰总统杜达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在仪式现场,波兰国家铁路公司董事长兴奋地宣布:首达班列来自中国四川成都。

这趟班列于2016年6月8日从成都始发。当天,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成都、重庆、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8个城市同时举行了统一品牌中欧班列发车仪式。经过10余天的奔跑,由成都始发的X8104次列车率先抵达波兰首都华沙。

重大突破 短短几年开行量增长了60多倍

广袤的亚欧大陆上,曾经“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丝绸之路,正因中欧班列焕发出勃勃生机。“沿着昔日张骞凿空之路,钢铁驼队过荒漠、闯戈壁,我们就是钢铁驼队的牵驼人。”仲俊斓说,自己很幸运,万里中欧路,我跑“第一棒”。

原来,驾驶中欧班列是一场接力赛。“每趟中欧班列行驶出境,在国内至少要交接两次”。作为“第一棒”,仲俊斓把“钢铁驼队”平稳安全地牵引至广元,交给铁路西安局司机,后续司机驾驶至交接地后再交给铁路兰州局司机驶至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交给国外的铁路司机继续接力。

“开行数量一年比一年多,中欧班列运行也一年比一年忙。”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琨说,成都中欧班列从2013年开行量仅30多列,到今年开行数量超过2000列,增长了60多倍,从中可以感受到成都持续扩大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繁忙。

成渝两地是全国最早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协调联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打造西向开放前沿高地,紧密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2021年1月1日,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中欧班列(成渝)。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计开行量已突破2万列。

近年来,“仲俊斓”们先后经历火车头升级换代、列车提速,牵引机车由原来的韶山电力机车换成了“和谐号”,时速从80公里提高到最快120公里。再加上作业规划调整,操作效率提升;线路优化调整,缩短里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后,中欧班列从成都始发到达波兰罗兹的运行时间,由最初的22天逐步缩短至10-12天,在所有中欧班列中运行时间最短。

“为满足中欧班列增长的驾驶需求,仅成都机务段的司机就由最初5人增加到目前500多人。”仲俊斓说,从这个数字变化,可以感受到“一带一路”沿途景象多么壮观和繁忙。

中欧班列开通以来,“一带一路”贸易往来进入快车道,双边贸易量迅速攀升。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复杂环境,今年上半年成都“一带一路”外贸规模达1277.4亿元,同比增长13.8%。

与时偕行 中欧架起一座守望相助的桥梁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昼夜穿梭,充分发挥班列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的优势,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挑起国际陆路运输大梁。

“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工作,能救人于水火。”2020年5月的一次值乘,让仲俊斓更加深刻认识到工作的意义。那天是5月24日,中欧班列(成都)首趟发往欧洲的防疫物资专列从成都顺利发运,车上载有超300万个医用隔离面罩和眼罩等防疫物资。欧洲疫情形势严峻,防疫物资缺乏,班列运抵比利时列日后,防疫物资迅速被分拨至欧洲各地用于疫情防控一线。

事实上,2020年3月21日,中国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开出首趟搭载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驰援西班牙……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向意大利、德国、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运送防疫物资1417万件、10.9万吨,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欧洲国家,在中欧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梁”。

2015年9月,成都中欧班列返程班列开通,实现双向对开。去程,把大量“中国造”出口货物送出境;返程,则把丰富的进口货物捎回成都。成都的中欧班列还配置了恒温集装箱,往来之间,温江花木、白俄罗斯生鲜牛肉等特色货品相继搭上快车。

从成都市中心出发,驱车大约半个小时,便来到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一趟趟班列,不断缩短了成都与世界的距离,也让国际时尚消费实现‘零时差’,一站实现‘逛全球、买全球’。”作为一名中欧班列司机,仲俊斓为此感到很有成就感,经常向亲朋好友推荐这“打卡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首条线路连通波兰罗兹,架通亚欧大陆桥。2015年波兰在成都设立领事馆。如今,成都的领事机构已超过20家,数量位列中国内地第三、中西部第一。

来自市口岸物流办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形成中欧(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越)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协同运行格局,畅连境内境外百余个城市。

空中,成都双枢纽机场忙碌起降;陆上,“钢铁驼队”奔跑不息,成都对外开放的门开得越来越大。“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都对外要实施更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推动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帅雄说。

【对话】

每次驾驶中欧班列

都有自豪感

记者:“老司机”现在坐进驾驶室是怎样的感受?

仲俊斓:经过多年运行,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使者,或者说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我虽然已开行中欧班列9年多时间,但是每次驾驶中欧班列仍然充满兴奋和自豪,深感使命重大,作业中不敢有丝毫怠慢,全神贯注地把这支钢铁驼队平稳安全地牵引到目的地。

特别是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通过实时画面察看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各功能区和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现场作业情况,并同铁路货运窗口工作人员及现场办事人员亲切交流,我深受鼓舞,激发了更大斗志,将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工作动力,全心全力驾驶好每一趟班列。

记者:驾驶中欧班列这些年来,您感受到了哪些变化?

仲俊斓:这些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家乡变化太快、太大了,在开放通道的带动下,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范儿越来越浓。成都是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近年来持续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由内陆腹地变成了开放前沿,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带给了市民越来越丰富的国际时尚消费选择,也为企业创造了越来越大的发展机遇。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班列开行带给一座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一名中欧班列司机,我为此深感自豪。

记者: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周年,也是成都中欧班列开行第9年。过去9年里,您多次亲历了“高光时刻”,对今后有何期待和愿望?

仲俊斓:驾驶中欧班列这些年来,也促进了我的成长,收获颇大。“一带一路”的关键是互联互通,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纽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不仅给沿线国家送去了“中国制造”“中国机会”,也捎回了“欧洲产品”。中欧班列开行让城市之间的社会、文化等多层面交流不断深化。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欣欣向荣,也带给了中欧班列司机更大使命。我现在是一名指导司机,今后将与其他团队教员一起指导培训出更多的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心理素质佳的中欧班列司机,满足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守岗位,以优异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手记】

“驼铃”声声

向未来

从拉响成都始发首趟中欧班列的汽笛,到今年年初,驾驶全国第5万列中欧班列,仲俊斓已经在这条“非凡之路”上跑了9年,褪去第一次驾驶时的紧张,“使命感”是他始终未变的初心。作为“钢铁驼队”的牵驼人,他见证着成都在开行中欧班列9年间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缩短与世界的距离。

从“加速奔跑”到“开出机遇”,成都中欧班列的运行彰显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2013年抵达波兰罗兹的首趟蓉欧快铁、2016年首达波兰华沙的统一品牌中欧班列、2021年正式开跑的中欧班列(成渝)……这些高光时刻,闪耀在成都中欧班列几年来开行量增长60多倍的突破之中。奔跑不息的中欧班列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从“买卖全球”到“生命桥梁”,成都的“钢铁驼队”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持续输送“中国力量”。以最快速度把承载着中国人民深厚友情的急需医疗物资运抵欧洲国家,让更多“中国造”与国际货物买卖“零时差”,保障全球供应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走在这条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通道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让中国与世界各国踏上走向共同繁荣的大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断走深走实。

“丝路驼铃”声声响,逆风飞驰的中欧班列正串联历史与未来,与世界同心携手,中国必将开启互利共赢的新篇章,成都必将绘就日新月异的新画卷。(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陈伟摄影 张青青 视觉设计 陈杰 制图 申娟子)